《黔之驢》案例設計與教學反思
從驢子身上,我們同樣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a、 不了解情況,不能輕舉妄動;
b、 沒有本事,不能逞強;
c、 不能讓敵人了解掌握自己的底細。
等等。(言之有理皆可)
4、第一句為故事的發生創設了一個合理的情境,也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文中所有的情節都無法展開。所以這一句不能刪除。
五、品(品味精彩,體會妙處)
教師做示范,品賞佳句妙語,之后,學生學習品賞。
例:文中有很多詞語用得準確生動,我覺得有一個字用得特別妙,大家能猜得出嗎? “蔽”用得好,“窺”用得更妙,意思是“偷看”,現在仍然適用,“窺視”、“窺探”,一個“窺”字,勾畫出老虎初見驢時,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謂一字傳神,我覺得換任何一個字都不恰當。
歸納妙點
1、詞語運用恰當,特別是動詞的使用傳神。
2、心理活動描寫,細致逼真,且富于變化。特別是把老虎的心理刻畫得一波三折,層次清楚(畏懼——好奇——害怕——懷疑——膽怯——竊喜)。
3、形象塑造,對比鮮明,相映成趣。明在寫虎,暗在寫驢,揭示作者創作意圖:以虎襯驢,以驢為戒,用寓言形式揭露官僚貴族貌似強大,實則腐敗無能的本質(驢被虎吃的角度)。變換一個角度,理解寓言,虎吃掉驢的角度:對于任何事物,不應被表面現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質,認真對待,就一定能戰勝它。
其它角度:如要堅持不放棄,要知己知彼,不要虛榮和賣弄,要正確估計對手等(言之有理皆可)。
六、做(加深印象,培養發散性思維)
1、從本文派生出那些成語?寫出三個跟動物有關的成語。
2、改寫故事結局,讓驢子戰勝老虎:《黔驢新編》(字數200字,想象要合理)
3、基礎知識:
(1)給多音多義字注音、組詞:
hao zai
a 好 b 載
hao zai
(2)為加點字注音釋意:
a黔之驢 b 遠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