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案例設計與教學反思
初見:害怕 龐然大物
機警 小心謹慎 一鳴 外強中干
勇猛 虎 仔細觀察 驢 不辨形勢
果斷 用計探實 踢之
結局:吃掉它 被吃掉
(二)教學反思
1、以作者為線索,連接課堂內外、新舊知識,可以幫助形成知識網絡,拓展閱讀面,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學會一種學習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即:編織知識網絡也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溫故可以知新。
2、通過小組討論弄懂文意,再由教師評點強調,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既學會在合作中學習,學會探索,又能強化基礎知識,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故事情節較強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課堂表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果,有利于拓展思維,培養創造性閱讀與理解。
(三)課后評點
本案例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潑有趣,又吸收了傳統教學方法注意夯實基礎知識的特點。成功之處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理解能力,培養創造能力
通過小組的活動探究課文內容,提倡了自主與合作的學習,在自編、自導、自演的環節和講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課文任意想象與編演,可以充分的發揮潛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同時由于小組的互動,無形中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大多數學生能夠參與進來。
2、就地取材,充分挖掘語文學習的豐富資源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識地選準教材的滲透點,讓學生在豐富的、整合性的、視野開闊的情境中學習語文,能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為他們終身的發展奠定基礎。由小學的內容導進新課,由作者的遭遇引出對詩歌意境的評點、對挫折的積極態度,流程自然順暢。同時,在讀、演、思、品、寫的過程中,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