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蘇教七下)
黔之驢
教學目的
1、懂得無所畏懼、敢于而且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zhàn)勝貌似強大的東西的深刻道理。
2、翻譯文言文;學習本文心理和動作的細致描寫;理解本文的內(nèi)容和寓意。
3、積累一些文言詞匯,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教學重點:積累一些文言詞匯,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教學難點:學習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學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討論來理解本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大家一定會經(jīng)常遇到一些成語,成語中有不少來源于我國古代寓言故事,“黔驢技窮”就是其中一例,它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而要正確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就必須先來一起接觸這篇寓言。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所謂“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過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所以,我們閱讀本文時,要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并理解這個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予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積極參加王叔文為首的革新派被貶官永州、柳州。在十幾年的貶逐生活中,他有機會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覽了一些山水名勝,寫下了不少著名的詩文。這階段雖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學上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范讀課文
聽課文朗讀錄音后正音。要求:聽準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給加點字注音,然后齊讀三遍。
黔 好事者 窺 駭 遁 噬 狎 不勝 跳踉
三、串譯全文
師生共同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求:能結合課文注釋翻譯全文;合上書本后能準確、生動地講述故事。)
1.請學生翻譯課文。補充課文注釋。
“船載以人”:“以”,連詞,相當于“而”。 “龐然大物也”:判斷句,“也”,表判斷語氣。“他日”:有一天。“甚恐”:“甚”,很。
“益司其聲”:“益”:更加。 “終不敢搏”:“終”:始終。
“稍近”:漸漸靠近。 “以為”:① 把(它)當作,“以為神!
②認為!耙詾榍沂杉阂!薄耙颉保孩僖蚨盎⒁蛳!
②于是!耙蛱源箨R! “之”:①的,結構助詞。“黔之驢。”
②它,代詞,代驢!胺胖较隆!薄 虎見之!薄 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
“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褒嬋淮笪镆。”“憖憖然!
2.提醒學生注意兩個句子的翻譯。
①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詞充當狀語。現(xiàn)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外,名詞一般不能充當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