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習題精選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習題精選擴展閱讀練習
老鞋匠
端木蕻良
在一個墻角上有個鞋攤兒,一位老頭兒坐在“馬扎兒”上,在為過往的行人和左近住戶們修補鞋。
他的攤兒上,擺著一些不起眼的東西,小釘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膠水。還有廢舊的自行車、汽車的外帶和內胎……
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頂普通的工具,切刀、錐子、磨石、剪子、鐵錘和釘子……
老頭兒長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墻角邊,好使東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閑地為人修補鞋子。
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鋪小貨倉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擺滿了花盆兒。花盆里的花兒長得十分茂實,可說不上有什么名貴的。天門冬、金絲荷葉、榨漿草,還有一盆玻璃翠……因為是小貨倉,兩扇玻璃窗幾乎終年都不打開,所以這幾盆花都伸長脖子,夠著,夠著地爭取陽光。因此,無冬歷夏地開著……它就自然成了老補鞋匠的背景,因為,老頭兒也是無冬歷夏在補鞋……
攤子上沒有字號,也沒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來修補鞋子的人只是順口叫他一聲老師傅罷了。墻上貼著一張紙條兒,上邊寫著:“快修,當時可取!
不停地來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戰士,有工人,也有農民,還有學生們……
鞋有各式各樣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開線了,有的鞋幫裂口子了,有的人因為鞋跟掉了,還有那愛惜新鞋的,沒穿就拿來打掌了,還有那矮個子姑娘拿著半高跟鞋來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兒加上半寸……
人們把剛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腳上,站起身來,抖擻精神,覺得比以前輕快多了。
有的人,接過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輕輕跺了兩下,既合腳,又稱心,付了款,說聲謝謝,便踏步走在路上了。
這個老頭兒,曾經托人寫“快修”字條兒,他是為了人們方便,因為人都要走路,穿著鞋的腳才能走得遠些快些。老頭兒,他大概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訴人們,他這鞋攤,能夠當時可以修得,馬上穿起,立即繼續走路?墒,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稱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節省多少時間、多作多少事呢!
我重新看了這補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謝的花兒看了一眼,感到,他不只是個修補鞋子的人,他倒是一個為人們修補了流去時間漏洞的人。
1.文中所敘述的這個修鞋攤,特點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第2段和第3段所列舉的都是修鞋必備的材料和工具,作者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還有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這一意圖?
3.結尾段“我重新看了這補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謝的花兒看了一眼”,這兩眼之間有何關聯?
4.你怎樣理解“他倒是一個為人們修補了流去時間漏洞的人”?
參考答案:1.修得快;修得稱心。(“修得快”這一特點在文中較明顯;“修得稱心”更能體現文章的主題,所以要認真體會,找出這一特點。)2.鞋攤普通,修鞋工作平凡。文中還有老鞋匠背后窗臺上的那些并不名貴的花,也是再普通不過的了。3.花無冬有夏地開著,老鞋匠也是無冬歷夏在補鞋,長年不謝的花是整日不閑地為人修補鞋子的老鞋匠的寫照。4.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補鞋匠深深的敬意.補鞋匠鞋修得快,為人們節省了時間;補鞋匠鞋修得好,使人們更充分利用時間。作者借此稱贊老鞋匠是個平凡而偉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