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學設計1
③ 近五十年來,我致力于科學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對真理的探索。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度過求學的歲月。在那整個時期,我丈夫和我在簡陋的環境里艱辛地研究,我們專心致志,像在夢幻之中一般。后來我們發現了鐳。
④ 我一生中,總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擾。
⑤ 我覺得,在科學方面,我們是有對事而不是對人的興趣。當皮埃爾?居里和我決定應否在我們的發現上獲取經濟上的利益時,我們都認為這是違反我們的純粹研究觀念的。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也就拋棄了一筆財富。我堅持我們是對的;誠然,人類需要尋求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大的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科學研究強烈地吸引著他們,使他們忘我地工作,沒有閑暇,也無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我從不認為這種權益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在二十四歲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領被蹂躪的波蘭。我估量過法國自由的價值。
⑥ 我并非生來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許多像我一樣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語的呵責,也會過分懊惱,他們盡量隱藏自己的敏感,從我丈夫溫和沉靜的性格中,我獲益匪淺。當他猝然長逝以后,我便學會了忍耐。年紀漸老,我愈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如栽花、植樹、建筑,對誦詩和眺望星辰,也有一點興趣。
⑦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莢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展現它嶄新的遠景。我認定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只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他更像一個小孩兒,迷醉在如同神話故事一樣的大自然中。科學的這種魅力,就是使我終生能夠在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注:瑪麗?居里,人們常稱她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學家,曾先后兩次獲諾貝爾獎。)
1. 讀第①段,回答:居里夫人認為對待生活應有哪兩種態度?
2. 讀②③段,回答:
(1)居里夫人對“蠶結著繭子”感興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這“某種力量”指的是什么?
3. 讀第⑤段,回答:
(1)文中“尋求現實的人”與“夢想家”有什么區別?
答:尋求現實的人:
夢想家:
(2)居里夫人對這兩類人的態度分別是什么?
4. 讀第⑦段,回答:
(1)“他更像一個小孩兒,迷醉在如同神話故事一樣的大自然中”句強調了科學家怎樣的特點?
答:
(2)“科學的這種魅力,就是使我終生能夠在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句中,“科學的這種魅力”指的是什么?
答:
5. 從本文中,可以看出杰出科學家具有怎樣的品質?用四字短語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