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傷仲永》復習指南
《傷仲永》(七年級上)復習指南
一、字句解釋
1.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關鍵字:生:出生。嘗:曾經。書:書寫。具:用具。求:要求。之:代詞,指“書具”,寫字的用具。
句譯:仲永出生五年(長到五歲),不曾認識寫字的文具,有一天忽然啼哭著要這些東西。
2.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關鍵字:異:對……感到驚異。焉:此,這種情況。與:給。之:代詞,指仲永。
句譯: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文具給他。
3.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關鍵字:即:馬上。書:寫。為:寫。其:他的。
句譯:仲永馬上寫了四句詩,并且自己在詩后寫上了他的名字。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關鍵字:自:從。是:此,這。作:寫。就:完成。其:代詞,指所寫的詩。文理:文采和道理。觀:觀賞。者:……地方。
句譯:從此,有人指定物品讓他寫詩,他立即就能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
5.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關鍵字:奇:對……感到驚奇。之:代詞,指仲永(的才能)。稍稍:漸漸。賓客:用賓客之禮款待。
句譯:同鄉人對仲永(的才華)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用賓客之禮款待他的父親。
6.或以錢幣乞之。
關鍵字:或:有的人。以:用。乞:討取。之:代詞,指仲永的詩作。
句譯:有的人還用錢幣討取仲永的詩作。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關鍵字:利:以……為利,認為……有利可圖。其然:這樣。日:每天。扳:拉扯,這里有“強要”的意思。環謁:到處拜訪。于:到。使:讓。
句譯: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拉著仲永到處到同鄉人那里去拜訪,不讓他學習。
8.余聞之也久。
關鍵字:聞:聽說。之:這件事。
句譯: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
9.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關鍵字:令:使,讓。稱:符合,相當。聞:傳聞。
句譯:(人們)讓他寫詩,他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傳聞相稱了。
10.泯然眾人矣!
關鍵字:泯然:消失的樣子。眾:一般的,普通的。
句譯:仲永特異才能已經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二、內容理解
1.作者為宋朝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題目中的“傷”是“為……感到哀傷”的意思。
2.段落大意:
第一段:仲永幼時顯露異才。(此段強調仲永天賦很高,也寫出其天賦被不斷“揮霍”卻沒有在后天做教育培養補充——其父“不使學”,為下文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
第二段:仲永后來的變化和結局。
這一段分為兩層:
第一層:仲永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
第二層:仲永二十歲時才能消失,成為普通人。
(此段呈現忽視后天教育的必然結果,惋惜之情顯而易見。)
(天賦聰明的人缺失了后天教育都會有如此結局,更何況天資一般的人呢?由此文章主旨“要重視后天教育,勤奮努力學習”也就呈現了。)
3.中心歸納:
本文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三個階段(從一個神童到才能衰減,直到“泯然眾人”),告誡人們應重視后天教育,勤奮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