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三首教學設(shè)計
朗讀感受
體會詞境 1、怎么讀,才能表現(xiàn)出這種壯闊的出獵場面,才能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2、這樣讀,是否把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感情都抒發(fā)出來了?(作者借描寫出獵的壯觀場面,要抒發(fā)怎樣的情感?)
朗讀指導:“少年”、“卷”、“看”等宜重讀,以表氣勢和胸懷。
3、哪些詞句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情?怎么讀,才能表現(xiàn)出這種滿腔豪情?
朗讀指導:“鬢微霜,又何妨?”反問表決心;“何日遣馮唐?”疑問表期待。語氣差別應(yīng)注意。 1、學生散讀、個別讀。
2、學生交流點評。
3、學生會大聲朗讀,氣勢充沛,力圖表現(xiàn)出場面的宏大,氣勢的非凡。
4、學生根據(jù)下闕內(nèi)容及注釋對于典故的說明,當能指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
5、朗讀時可能會一氣到底,不得抑揚頓挫要領(lǐng)。 詞作所表達的強烈感情,需要通過朗讀來加深體會。為讀而讀,為背而讀,未免枯燥。帶著任務(wù)讀,讓學生自己揣摩朗讀方法,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關(guān)注文本,深入文本,同時體會不同的朗讀方式形成的不同效果、細微差別。在學生自我體驗的基礎(chǔ)上,教師適時加以指導,突出重點,則更有針對性,也更易為學生所接受。這樣,讀的遍數(shù)雖多,但目的明確,層次鮮明,學生不易感到疲勞。
抓住重點
比較賞析 1、同樣有“狂”,《蝶戀花》和《江城子》,讀之有何不同?朗讀比較,體會不同在哪里。
2、為何《江城子》讀起來虎虎有生氣?
3、簡介豪放詞的特點。 學生自能比較出:《蝶戀花》讀之哀婉,《江城子》讀來奔放酣暢。主要是因為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不同,因此寫的內(nèi)容(選材)不同。一是為抒兒女情愁,于是盡寫“危樓、草色、煙光、衣帶”;一是為抒壯士豪情,于是滿眼“牽黃、擎蒼、射虎、射狼”。千軍萬馬在心中,讀起來自然很有氣勢。 學生初次接觸宋詞,婉約也好,豪放也罷,對他們而言,都是抽象的概念。應(yīng)讓他們通過比較,自己體會兩種詞風的不同特點,不宜直接灌輸概念。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兩者內(nèi)容(選材)、情感上的不同,則是讓學生體會把握詩詞意象對理解詩詞內(nèi)涵的重要作用,為學習方法的指導做好鋪墊。此時教師簡介豪放詞的特點,自然水到渠成。
順勢引導
學習新詞 1、蘇軾另有一首《定風波》,煙雨陰晴,料峭蕭瑟,又向我們傳遞怎樣的情感呢?
2、自由朗讀詞作(小序),在自然界的風雨陰晴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人?
3、如何把這份泰然自若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朗讀指導:“莫聽、何妨、任平生”等詞宜重讀。 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能抓住“穿林打葉、煙雨、料峭春風、蕭瑟”這些環(huán)境描寫的語句,再結(jié)合“莫聽、何妨、誰怕、相迎”等詞,可以感知到作者面對凄風苦雨,是何等的氣定神閑,泰然自若。欽佩之情,油然而生。朗讀時,自會注意語氣平緩。 “學習建議”中的提示能幫助學生迅速把握詞作要點,抓住“莫聽、何妨、誰怕、相迎”這些極富感情色彩的詞,就能體會作者的情感。因為所表達的情感不同于《江城子》,因此朗讀方式也不同,更需要多多朗讀體會以增強語感。
結(jié)合預習
突破難點 1、作者在黃州創(chuàng)作《定風波》,你覺得他在詞中表露的情感,和他之前因“烏臺詩案”貶至黃州有無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