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世界名著提高文學素養
(共六課時)
(一) 教學目的
1、 明確閱讀一定數量名著的重要性。
2、 舉十部世界名著作為閱讀的切入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 對十部名著的全方位介紹,尤其是版本問題。
2、 難點: 閱讀外國名著時的一些方法技巧。
(三)課時安排 6課時
(四)教學內容步驟:
第一課時
1、 導入:
教育部曾規定中學生課外必須閱讀一定數量的世界名著,誰能說出幾個?(生答)不錯,諸如《悲慘世界》等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名著,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要有一定數量的文學名著知識儲備,而今天開始,我們要提及的名著,先只界定為外國文學名著。
2、分析: 怎么讀?
首先,耐心是前提。
閱讀作品,尤其是外國文學作品,由于年代,環境,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閱讀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礙。如《紅與黑》,一個環境是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前夕,寫于1829年,而成書時間是1831年,如果不聯系當時時代背景,像18XX年法國波旁王朝 第二次復辟后的社會矛盾沖突的話,很多內容你便無從理解。所以在閱讀名著前首先還是要對名著所提及的背景進行必要了解;其次是人名的問題,老外的名字又長又拗口,尤其是蘇俄文學。如《罪與罰》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怎么辦?一個字,忍! 先忍耐三十到四十頁再說,過了這個“坎”,就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趣味。
(問)權威與自我感覺孰重???
(明確)都重。但兩者有矛盾時,選擇“自我”感覺。
一些名著公認地位極高,藝術成就也高,但自己就是“不來電”,怎么辦?是自己水平有限?不全是,不要過分懷疑自己,不喜歡主要是和我們每個人的性格、氣質、經歷有關。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福樓拜、雨果就不喜歡司湯達,托爾斯泰也不喜歡莎士比亞。包括獲茅盾文學獎的《塵埃落定》,一開始也被數次退稿,最后被人民文學社一眼相中。名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凡夫俗子。這個時候,你如果還想攻破,那就要先去了解一些相關背景。
(師)簡要介紹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課外閱讀推薦的十五部書目。
3、作業:給自己列一份名著閱讀計劃
第二課時
1、 導入:
上節課簡要介紹了教育部規定的十五部閱讀書目,從今天起,我們要正式開始對十部文學名著的解讀。
2、 《簡?愛》
作者是英國的 夏洛蒂?勃郎特。成書時間: 1847年
版本推薦:祝慶英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簡出生貧寒,相貌平平,但最終以自尊和豐富的感情世界贏得愛情,“你以為我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情感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賦予我美貌和財富,我一定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可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經典的獨白,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尤其是女性,所以,這是一部女性必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