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皇帝的新裝》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建議安排2課時)[學法導引]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本文正是體現(xiàn)了童話善于想像和夸張的藝術特色。文章通過描述“新裝”的似有似無,來嘲笑皇帝的愚蠢可笑、貴族階層的阿諛奉承和虛偽透頂,揭露了當時社會瞞和騙的丑惡形象,告訴我們要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
學習本文,要注意體會童話的想像和夸張,初步把握童話的一般特點。同時,抓住“新裝”這條線索,順著作者的想像,了解故事內容,理清故事情節(jié),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另外,結合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皇帝”這個人物形象,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
[典題例析]
例題: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1、《丑小鴨》、《夜鶯》、《海的女兒》、《快樂王子》都是安徒生寫的童話。 ( )
2、騙子賦予“新裝”一個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種“奇怪的特性”是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 ( )
3、皇帝受騙的真正原因是皇帝固執(zhí)己見,有錯不改。 ( )
4、文章安排由一個小孩來揭開皇帝新裝的秘密,戳穿游行大典的騙局,這是因為孩子的天真無邪,敢于說真話。 ( )
5、本文中除了天真爛漫的小孩,其他人都是騙子,皇帝是最大的騙子,他為了保持皇權的穩(wěn)固,不惜甘心受騙,又欺騙臣民百姓。 ( )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情節(jié)等的理解,還考查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第1題中《快樂王子》并非安徒生的作品,而是王爾德的作品。
第2題容易判斷為錯的,因為學生們一向認定本文的線索是“皇帝的新裝”。殊不知,騙子的這句話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同樣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肯定它是對的。
第3題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入的了解,不浮于表面認識。皇帝受騙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愚蠢、虛偽。
第4題的解答同樣得借助對文章主題的把握。了解情節(jié)設計的用意,便可對本題作出正確判斷。
第5題也易錯,因為學生對于皇帝及其臣子們是騙子容易理解,但對于百姓們是騙子覺得較難接受,其實這篇童話正是要揭露當時那種瞞和騙的世風。
此類題目,常常用對的掩蔽錯的,有一定的混淆性,所以,解題時要多分析,細比較,才能保證解題的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