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再塑生命的人》教學設計人教版
一、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從文中獲取信息并進行概括及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富有感情的朗讀理解課文的內容,準確把握全文結構和人物性格。
2.揣摩文中重要語句,品味文章細膩優美的語言。
3.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
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及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與困難做斗爭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
二、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歷程。體味文章語言的清新樸實,感悟莎莉文老師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
2.結合海倫戰勝挫折的經歷談談海倫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三、教學難點
1.結合海倫·凱勒的生平事跡,體會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和“愛”之偉大,陶冶情操,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
2.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深入體會作為盲聾啞人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身為體格健全的孩子,要體驗海倫·凱勒的心理感受,從盲聾啞人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生活世界。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活動法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幻燈片、視頻、歌曲等。
2.學生分組查閱資料。
⑴收集有關海倫·凱勒和安妮·莎利文的資料。
⑵搜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跡。
⑶搜集有關愛的名言。
3.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大意,注意用筆勾畫疑難點。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4.學生分組提出疑問。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感體驗游戲活動導入
(一)情感體驗活動一
讓同學們蒙上眼睛,塞住耳朵,排好隊伍,手搭在前面一個同學的肩膀上,由教師在前面引路走樓梯。
(二)情感體驗活動二
讓學生體驗用手“聽”話。讓被試同學閉上眼睛,塞住耳朵,鄰桌同學在其手上書寫,讓其辨認。先寫0~9這10個簡單數學,再寫“a o e i u ü”這幾個拼音字母,后寫“山、水、土、木、石”等獨體字。
(三)導入
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么一位,雖然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可仍擋不住對健康人格和生命的熱愛追求的女性──海倫·凱勒。
二、人物介紹
(一)“生命的奇跡”──海倫·凱勒簡介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一歲半就失聰失明。后就讀于馬薩諸塞州劍橋女子學校,又進入劍橋的拉德克利夫學院,19xx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第一本書《我生命的故事》,敘述她如何戰勝病殘,不僅給盲人還給成千上萬的正常人帶來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后她為許多雜志撰寫文章,還寫了幾部自傳性小說,如《我所生活的世界》《從黑暗中出來》《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們充滿信心》。在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與寂靜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個有理智的人。凱勒后來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她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和聾啞人的教育籌集資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最高的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著名的傳記作家范懷克·布魯克斯為她寫了傳記。
(二)“教育的奇跡”──莎莉文老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