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導學案(2020新版人教版)
3.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學習重點:朗讀、背誦;評點《論語》十二章內容。學習難點:深層理解《論語》十二章內蘊。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一)知識準備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譽為“萬世師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2.《論語》屬語錄體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20篇 。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討論。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南宋時,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宋朝宰相趙普曾贊頌說“半部《論語》治天下”。3.子:古代特指有學問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稱。一般是在姓之后加“子”,以表示尊敬,是敬詞。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著作。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春秋》(二) 預習指導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自己結合注釋翻譯課文,圈出不能理解的詞句。2.劃出節奏,讀出韻味。學 而 時 習 之,不 亦 說 乎?學 而 不 思 則 罔,思 而 不 學 則 殆。知 之 為 知 之,不 知 為 不 知 ,是 知 也。三 人 行,必 有 我 師 焉 。擇 其 善 者 而 從 之,其不 善 者 而 改 之。(三) 預習檢測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論語 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 三省吾身 傳不習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篤一簞食 士不可以不弘毅 知松柏之后凋 曲肱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