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春筍》教案(精選12篇)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1
二、春 筍[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掌握課文教學目標中生字的音和形;理解“驟然、循、瞥見、撅、出其不意、倏然、縹縹緲緲、納悶、噙”等詞語的意思。2、能力訓練: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結構和作者的思路。3、思想情感教育:了解課文中放牛娃的優秀品質,感受少年一代的茁壯成長的思想感情。[重點、難點] 1、重點:按照“我”的所憶、所見和所想,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出段落大意。2、難點:了解課文中放牛娃的優秀品質。學會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能將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讀出來。[教具準備]幻燈片等。 [教學時數]2課時。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教學目標中生字的音和形;理解“驟然、循、瞥見、出其不意、倏然、縹縹緲緲、納悶、噙”等詞語的意思。 2.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結構和作者的思路。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前一篇課文里學習了周恩來少年時期讀書生活的幾個片斷,了解了80多年前少年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崇高讀書目的。那么,80多年后的當今少年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文《春筍》。 (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小黑板) 1.給括號前的字注音。 驟( )然 瞥( )見 土墩( ) 竹笠( ) 腋( )窩 褲衩( ) 倏( )然 霧靄( ) 噙( )著 2.解釋詞語。 ①出其不意 ②驟然 ③瞥見④噙著 ⑤納悶 ⑥霧靄 ⑦倏然(課前學生自己查字典完成作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解題。課文中“我”回憶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為什么以《春筍》為題?明確:文章主要回憶了“我”這次回家鄉“去尋找童年的記憶”,在一場驟雨中與一位放牛娃相遇的事。課文以“春筍”為題,含有比喻意義,不僅形象鮮明,而且更能引起人們由物到人、由人到物的想象:春筍——雨后春筍的景象——少年一代成長的景象。使少年與春筍的形象融為一體,這是一種以物喻人的寫法。 (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地引導)(四)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思考課文是用第幾人稱寫的。全文可分幾個部分。 明確:課文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全文可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到“我長高啦!”):簡要交代了“我”對漫山遍野的春筍的喜愛,隨即轉入對童年時同小伙伴們上青竹山尋找春筍、自比春筍等趣事的回憶,點出了題意。 第二部分(從“這次我一回到久別的家鄉”到“簡直像要把宇宙著穿似的”):寫“我”一回到久別的家鄉,便跑到青竹山上去尋找童年的記憶,在一場驟雨中與一位放牛娃相遇的故事。 第三部分(“望著孩子的身影和拔地而起的春筍”到結束):以抒情的筆調,把眼前的放牛娃和拔地而起的春筍聯系起來,展開想象,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五)閱讀第一部分。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一部分。其余同學思考:“我”的家鄉有什么特點?“我”為什么喜愛春筍?“我”回憶了童年時的一件什么事,有什么作用?請同學們回答。 明確:①家鄉是有名的竹鄉;②春筍“漫山遍野”、“破土而出”、“冒著尖兒”、“勃勃向上”,令人喜愛;③“我”童年時同小伙伴們上青竹山尋找春筍、自比春筍等趣事,點明了題意。 (六)閱讀第二部分。 1.學生默讀課文,要求思考第二部分可分為幾個層次,寫了哪幾件事。 明確:第一層(從“這次我一回到久別的家鄉”到“干四化哪”),寫放牛娃熱情招呼“我”避雨。第二層(從“不等我發問”到“他便倏然消失在雨水模糊的翠竹叢中”),寫放牛娃的遠大理想。第三層(從“找出神地望著這孩子消失的方向”到“他好像啥也沒聽見”),寫放牛娃冒雨挖渠排水。第四層(從“眼看霧需四起”到“簡直像要把宇宙著穿似的”),寫放牛娃雨后觀測天象。 2.分析第一層。 ①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層。 ②“我”與放牛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相遇的?明確:“我”到青竹山上“去尋找童年的記憶”,遇到“一場驟然而至的陣雨”,使“我”和放牛娃相遇了。③從放牛娃熱情招呼“我”避雨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有什么優秀品質?明確:關心他人。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放牛娃的形象的?反映了他怎樣的個性?明確:分別從外貌、語言、神態來描寫,反映了放牛娃熱情、活潑、聰明、天真、健康的個性。 ⑤課文寫放牛娃介紹他爺爺的為人有什么作用?明確:突出了爺爺對放牛娃的教育和影響。⑥分角色朗讀第一層。(這一部分是重點,要重視) (七)布置作業。 1.把練習五做到作業本上。 2.完成課后練習三、四。3.熟讀課文第二、三、四層,想一想寫了哪幾件事,表現了放牛娃的什么好品質。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中放牛娃的優秀品質。 2.進一步領會通過具體事例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能將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讀出來。二、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書面作業進行講評。 (二)導人新課:課文首先簡要交代了“我”家鄉的特點和我對漫山遍野的春筍的喜愛,回憶了往事,接著寫到青竹山上去尋找童年的記憶,遇到一場驟然而至的陣雨,放牛娃熱情招呼“我”避雨,突出放牛娃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我”和放牛娃相遇后還發生了哪些事,突出表現了放牛娃的哪些優秀品質。(三)繼續研討課文第二部分。 1.分析第二層。 ①請學生閱讀第二層。 ②這一層寫放牛娃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表現了他的什么品質?明確:主要運用了語言(對話)描寫,突出了放牛娃對科學家的崇敬和對科學的熱愛,表現了他長大要當天文學家的遠大理想。 ③在這一層中,寫放牛娃除了語言描寫外,還用了什么描寫?找出其中三個動詞,并說說其作用。明確:動作描寫,運用了“瞪、搔、塞’等三個動詞,使描寫更生動、形象、簡潔、貼切。 ④放牛娃在和“我”說話時為什么突然停住了,而且很快就 “消失在雨水模糊的翠竹叢中”,體現了他的什么精神?明確:“山水悄悄爬到土墩上來,把褲權浸濕”,放牛娃想到水滿上來了,得馬上去挖渠排水。體現了放牛娃不怕雨淋的吃苦精神,也為放牛娃為集體做好事作了鋪墊。 ⑤分角色或學生自己朗讀該層課文。 2.分析第三層。 ①教師范讀課文第三層。 ②在課文的第一、二層中,哪幾次寫到放牛娃手中的藍布襯衫,如果說這是一個謎的話,那么這個謎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被揭開的?有什么作用?明確:課文中幾次寫到放牛娃手中的藍布襯衫:“把藍條子襯衫夾在膠窩底下”,“把藍條子襯衫塞到我的手上”,并交代說“別讓雨淋濕喲”等。這個謎是在“我”不經意之中把藍條子襯衫給弄濕后,抖開一看才揭開的。這樣寫不僅能引起讀者對藍條子襯衫的興趣和注意,更能表現出放牛娃對《天象觀測記錄》的珍惜和對天象科學的熱愛。 ③“及至陣雨過去,夕陽點燃天底的云彩。”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確:既說明放牛娃離“我”而去時間長,又以雨后天晴的美好環境,來烘托雨后春筍的成長,為放牛娃雨后觀測天象作鋪墊。 ④放牛娃突然跑開,干什么去了?把有關句子找出來,并看看主要運用什么描寫,表現了放牛娃的什么品質?明確:放牛娃突然跑開是挖渠排水去了,運用了動作描寫,表現了他熱愛集體的品質。 ⑤請一學生讀“沒來得及開口……都得乖乖地跑到水庫里去啦!”一句,并想一想,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確: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放牛娃的活潑、可愛和他挖渠排水的作用。 ⑥小結這一層內容。(由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3.分析第四層。 ①請學生朗讀該層內容。 ③放牛娃的“重要任務”是什么?明確:放牛娃的“重要任務”是指去觀測天象。 ③教師出示小黑板,請學生填空,然后討論放牛娃觀測天象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了他的什么精神。 只見他_____著一身火紅的霞光,手里______著那本《天象觀測記錄》,嘴巴______著半截鉛筆頭,______著脖子朝太陽漸漸隱沒的地方眺望。那神情簡直像要把宇宙著穿似的…… 明確:主要運用了動作和神態描寫,表現了放牛娃執著專注、腳踏實地的精神。 ④教師小結該層內容。 (四)閱讀第三部分。1.學生齊讀這~部分。 2.“我”跑到青竹山上去“尋找童年的記憶”,“童年的記憶”找到了嗎?從哪句話中可以看出?明確:找到了!澳枪粚さ搅送甑挠洃?”一句照應了上文,使“去尋找童年的記憶”這一初愿有了著落。 3.追問:“我”跑到青竹山上僅僅找到了“童年的記憶”?明確:“我”找到的不僅是“童年的記憶”,而且還“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這“新的天地”,就是從放牛娃身上,“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尋找春筍、自比春筍一類的趣事,而是具有優秀品質和美好感情的少年一代,正像雨后春筍般地茁壯成長的動人景象,看到了祖國的希望。 4.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以抒情的筆調,把眼前的放牛娃和破土而出的春筍聯系起來,展開想象,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未來充滿希望的美好思想感情。 (五)歸納中心思想。先讓學生填空,然后討論,教師小結。課文敘述了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_______________,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 明確:課文敘述了“我”回到久別的家鄉與一位放牛娃相遇并且相識的故事,反映出我國的少年一代正像雨后春筍般地在社會主義祖國的沃土上茁壯成長的動人情景,表達了對祖國未來充滿希望的美好思想感情。 (六)歸納寫作特點。 1.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本文的寫法主要是以春筍比喻少年,以雨后春筍蓬勃向上的盎然生機比喻少年一代茁壯成長的美好景象。這種“以物喻人”的寫法,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就不只是一個跳跳蹦蹦的放牛娃,而是憑借雨后春筍所聯想到的成千上萬個放牛娃,以至具有放牛娃那樣優秀品質的一代少年。這樣寫,不僅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當今少年成長的畫面,而且容易引起人們想象,對光輝燦爛的未來充滿希望。 2.課文的線索是什么,這樣安排結構有什么好處?明確:課文以“我”的所憶、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把過去和現在編織起來,并展現未來。作者這樣安排結構,顯得自然、精巧。 (七)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上的練習。 2.課外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兩遍,要求能將人物語氣讀出來。 三、板書設計 春筍 喜愛春筍的緣由(數量之多、生命力強。 所憶 (外形美觀、富有朝氣) 喜愛春筍的趣事(尋找春筍、自比春筍) 招呼“我”去避雨(關心別人) 長大想當天文學家(有遠大理想) 所見 冒雨挖渠排水(熱愛集體) 雨后觀測天象(執著、踏實) 尋到童年的記憶 所感 (看到祖國未來的希望) 跨進了新的天地 [結構精巧 以物喻人] 教學后記: 1.根據初一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由淺入深,逐步引導,來突破難點?煞秩竭M行教學:第一步,理清課文脈絡;第二步,弄清放牛娃的優秀品質和美好感情;第三步,理解以物喻人的獨特構思。 2.本文故事性比較強,所描寫的人和事也貼近學生生活,理解起來難度不是很大,教學重點可以放在閱讀指導上,著重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
3.了解春筍具有戰勝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二、教學重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春筍節節向上、茁壯成長的情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讀”、“悟”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和蓬勃向上的氣勢。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と
1. 小朋友,春天悄悄地來了,春天細細的雨叫--?春天柔柔的風叫---?春天嫩嫩的筍叫--?
2.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讀準平、翹舌音)
3. 范讀. 春筍長什么樣嗎?它們怎么長大的呢?聽老師讀課文.
。ǘ┏踝x課文,感知大意
1. 初讀課文。
(1)同桌識讀生字表內的生字和綠線內的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 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
(2)學生認讀。A.自由讀。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C.小老師領讀。
3. 再讀課文,逐句讀通。
(1)再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隨機糾錯)
(3)學生三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齊讀課文。
。ㄈ┚x課文
1. 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看這一段有幾句話.
(2)小朋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春筍,“轟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筍娃娃醒來了!你覺得怎么樣?(開心舒服)
讓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3)春筍是怎樣從泥土里冒出來的呢?讀讀第二句話
出示填空:它們泥土, 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出來.
指名口頭填空.
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沖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啊,可春筍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終于冒出了地面,這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襟w演示春筍從地里鉆出來的情景)
小春筍是怎樣鉆出來的?指導學生演一演春筍破土而出的動作。小春筍睜開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A.教師范讀。B.學生表演誦讀。
2. 細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出示實物:春筍誰來說說它的樣子?書上是怎么寫的呢?
筍娃娃多可愛呀!(引導學生感知“裹”、“淺褐色”、嫩生生“)
(3)指導朗讀:你看到這樣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娃,你會感到怎樣?讀讀看.
(4)媒體演示.
春筍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它們咧著嘴笑得多開心啊!它們仿佛在高興地說什么?
指導朗讀第二句(讀出開心的語氣)
(5)媒體演示:看,春筍是怎么長大的呢?
指導朗讀第三句(注意標點,讀出春筍使勁生長的勁頭.)
(6)練讀第二段
A.學生自由讀。B.指名讀,師生從語態、表情、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C.配樂齊讀。
3. 回歸整體,指導誦讀。
(1)配樂齊讀。
(2)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夸夸小春筍嗎?
(3)指導背誦。
A.媒體演示,教師范背,學生小聲跟背。B.同桌互相演誦。C.指名試背。D.配樂齊背。
。ㄋ模┓治鲎中,指導寫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組詞、擴詞。
3.識記字形,認識新偏旁:
4.按筆順描紅。
五、教學結束:
完成《習字冊》上的作業。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說教學內容:《春筍》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開篇之作,它描寫春天到來之際,春筍破土而出,向上生長的情景,熱情贊美春筍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春筍被春雷喚醒后,紛紛出土的情景。第二自然段寫春筍出土以后,頑強向上生長的情景。課文語言生動、活潑,情趣盎然,語言簡潔、明快、節奏感強。和后面四篇課文共同描繪出一幅春景圖,是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閱讀的美文。
2、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1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學會4個偏旁部首;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春筍頑強向上的生命力。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春天之美。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春筍的熱愛,對春天和大自然的贊美。
3、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目標,將全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難點確定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春筍頑強向上的生命力;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春天之美。
教學難點:如何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春筍頑強向上的生命力,感受春天之美。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痹诒竟澱n中,我創設情境,讓學生演一演春筍破土而出的情景,讓學生想象春筍在春天里生長的樣子,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讀書有感而發。
2、讀書指導三步走: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敝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一方面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在讀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在指導讀書時分三步:
(1)重視初讀指導。在正確、連貫的朗讀課文上下功夫,要留出時間耐心指導,保證全班絕大多數學生都能讀的瑯瑯上口,使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一目標落到實處。
(2)創設情境,啟發想象,點燃情感。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要讀進去“必須驅譴我們的想象,才能夠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啟發想象,就會在學生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它能使課文內容像放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浮現,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教學《春筍》的課上,,讓學生來“聽范讀,想畫面”,從而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接著,我又針對學生愛表演的特點,讓他們扮“春筍”,角色得到轉換,想象也就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自然,他們的表演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春筍的頑強品質深深地烙在了他們的心里。對春筍的喜愛、贊美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因此,感情朗讀非常到位。
(3)鼓勵欣賞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朗讀中,教師應注重情感地投入,以友善的微笑,真誠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通過簡短、恰當地評價,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歡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能以委婉、幽默的措辭指出學生的不足,充分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如“你讀得真流利!”“你讀得比老師還好!薄澳愕倪M步太大了!
“他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春筍在歡快地笑,使勁地長呢!”朗讀過程中的評價,不僅有教師的評價,還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評價,包括互評、自評。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勇敢自信的品質,又培養了他們的分析、判斷能力,從而確立了主體意識。教師及時鼓勵點評,激勵學生充分的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三、說學法:
1、讀一讀 。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難點,達到預期目標,得到知識能力的提高。
2、演一演。演一演春筍沖破泥土,掀翻石塊的樣子。這樣變換角色,獲得一種真切地體驗,使學生再讀中感悟,演中提高。
3、畫一畫。課文圖文并茂,通過讓學生畫一畫春筍破土而出的樣子,畫一畫美麗的春天,感受春筍旺盛的生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春筍的熱愛,對春天和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詞語幻燈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通過識字1的學習,我們知道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氣候變暖,小草、樹木都發芽了,百花竟相開放,春姑娘給萬物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希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另一種植物在春天是怎樣生長的。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植物?(多媒體出示春筍實物圖)學生齊答
2、板書課題:1 春筍(學生認讀,正音)
誰能說說春筍的樣子?
你說的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春筍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配樂)。想一想:春筍是怎樣出來的?又是什么樣子的?
。2) 生自讀課文
要求:看清拼音,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標好自然段序號。
(3)讀好了以后,同桌識讀生字表內的生字和綠線內的生字。
2、檢查初讀。
。1)、幻燈片出示生字。
Sǔn huàn xǐng xiān mào hè wá zhǎng
筍 喚 醒 掀 冒 褐 娃 長
shēng chōng pò kuài wài yíng xiào jié zài
聲 沖 破 塊 外 迎 笑 節 再
A、自由讀。
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 指名認讀后提醒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筍”:是讀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聲”、“沖”:也是翹舌音。
“塊”、“外”:注意聲母之間的區別。
“長”:是個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是“zhǎng”、既是翹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長”的兩個讀音分別來組詞嗎?
C、小老師領讀。
(2)去掉拼音認讀詞語
春筍 喚醒 掀翻 冒出 淺褐色 娃娃 沖破 石塊 迎著 笑聲
A、 自由讀。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C、開火車讀 D齊讀
3、再讀課文,逐句讀通。
。1)、 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
(2)、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是否讀得正確、流利。評議、正音。
過渡:大家讀得真棒,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春筍出來了嗎?
(三)、精讀課文,入境入情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師生評議,正音。其他小朋友邊聽邊看這一段有幾句話。
2、(媒體演示春筍從地里鉆出來的情景)學生觀察,教師述說:“轟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筍娃娃醒來了!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沖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啊,可春筍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終于冒出了地面,這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
3、誰來做春雷爺爺叫醒小春筍?(指名表演)
4、(播放有雷聲的音樂)師指圖說:春天來了,小春筍在春雷爺爺的呼喚中醒來了。想想,春雷還會喚醒誰?
5、小春筍是怎樣鉆出來的?(指名說)板書: 沖破 掀翻 冒
指導學生演一演春筍破土而出的動作。小春筍睜開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指導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巧妙創設交際情境,把自己當作小春筍,喚起情感體驗,人人動腦,動口,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
6、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全班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嘗試想象畫面。
師(充滿激勵的語氣):“小朋友們已經在學習‘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誰的這個本領強?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用心聽老師讀,并努力想畫面!
(2、)指名嘗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腦海中的畫面,教師適時點撥。
。3)、教師再次感情朗誦§1,學生扮“春筍”再現春筍破土而出的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現在就是春筍。但春雷沒來之前,你們在干什么?
。◣煟骸按禾爝沒來到,地面上還找不到可愛的春筍娃娃。他們在哪里呢?奧,他們在地下睡覺。噓——別吵別吵,讓他們安靜睡覺!
。ń處熐擅畹拿枋鲎屓嗤瑢W進入了角色,教室里一片寂靜。)
師(過了片刻,再聲情并茂地朗誦§1):“一聲春雷,喚醒了……”(略)
。▽W生們都用動作形象地再現了春筍破土而出的情景。
(4)、齊聲感情誦讀§1。
(二) 、細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多媒體出示春筍圖: 誰來說說它的樣子?書上是怎么寫的呢? 指導學生讀一讀書上的句子。
筍娃娃多可愛呀。ㄒ龑W生感知“裹”、“淺褐色”、嫩生生“)
(3)、指導朗讀:你看到這樣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娃,你會感到怎樣?讀讀看。
。4)、多媒體演示。
春筍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它們咧著嘴笑得多開心!它們仿佛在高興地說什么?
指導朗讀第二句(讀出開心的語氣)板書:迎著笑
(5)、指導朗讀第二、三句。
A、學生自由讀。
B、指導讀,師提示:朗讀時,一聲比一聲讀得高昂,且富有節奏感,師生從語態、表情、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
C、齊讀。
(三)、回歸整體,指導誦讀。
想象:假如你就是一個春筍娃娃,你會怎樣破土而出?你如何在春風中縱情歡笑,在春雨中放聲歌唱,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1)、指導背誦。
A、媒體演示畫面,教師范背,學生小聲跟背。
B、同桌互相演誦。
C、指名試背。
D、配樂齊背。
。ㄋ模、總結
讀了課文,你覺得春筍怎么樣?你想對春筍說些什么?板書:不怕困難 頑強生長。
是啊!春筍就是憑著頑強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地冒出來。在陽光下繼續堅強而又健康的成長!長成高大的竹子,供人們使用。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新詞。
2.理解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了解春筍能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難點:
精讀第二自然段,通過朗讀、表演,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
教學用具:
鮮筍、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把《春筍》的課文讀通順了,還學會了幾個生字,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學得怎么樣?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膽地舉起小手。
2.出示詞語:春雷喚醒沖破泥土掀翻石塊冒出來淺褐色,裹著娃娃迎著春風生長嫩生生笑聲外衣(開火車讀)
3.這節課老師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二、精讀、體會
1.精讀第一段。
(1)春筍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誰把它喚醒的呢?它又是怎樣從泥土里出來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誰喚醒了春筍?是的,讓我們一起來仔細聽聽春雷公公的聲音吧。[播放:雷聲]
。3)你覺得這雷聲怎么樣?這么響的雷聲,怪不得能把在泥土里睡覺的春筍給喚醒呢!(點擊:喚醒)
。4)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指導朗讀第一句)
(5)它們醒過來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點擊:冒出來)
它們從地里冒出來時勁兒可大了!看得出來嗎?(點擊:沖破掀翻)
冒出來的春筍多嗎?是一起冒出來的嗎?哪個詞語說明了這些?(點擊:一個一個)
。6)這些春筍冒出地面時氣勢強大,生命力多頑強呀!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好嗎?小朋友們朗讀時尤其要抓住這幾個描寫春筍頑強生長的動詞。(板書:沖破掀翻冒出來)(自由練讀第二句話)
。7)指名讀,集體評議。
(8)齊讀第一自然段。
。9)這一自然段把春筍在春雷公公的喚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寫得多生動呀!
我們來試著把它背下來吧,好嗎?老師給你們一些幫助。(出示填空,學生借助填空自由試背)
。10)指名背誦,要帶著感情。
。11))現在,我們都來做小春筍,好不好?邊背誦第一段,邊做動作?,蹲到地上。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小春筍冒出來了,它們長什么樣兒,是怎樣生長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實物]看,它是什么顏色的?誰來剝剝它的外衣?[學生體驗剝筍]哎呀,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層一層的,包得多緊啊,課文中用了那個詞?(點擊:裹)
請小朋友們看看周圍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們相比,這些剛從泥土里冒出來的小春筍可真像……(娃娃)它們是多么嬌嫩,多么可愛呀!書上說是怎樣的娃娃呀?(點擊:嫩生生)
。3)你喜歡這嫩生生的娃娃嗎?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第一句)。
。5)小春筍冒出了地面,是怎樣生長的呢?請大家再好好讀讀第二自然段。
。6)小春筍長了幾節?長長停下來了沒有?向哪兒長?是啊,它們就是這樣一節,……(邊做手勢)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滿足!
。7)能讀好這兩句話嗎?(指名讀)
。8)它們怎么會長得這么好,這么有力呀?(指名讀相應的句子)
是啊,被春風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長一長,被陽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長一長,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個飽,就又向上長一長。春筍就是這樣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板書:向上向上再向上)
(7)這么嫩生生的小春筍最后長成這么又高又壯的竹子,真不簡單,此時你想對春筍說些什么呢?
。8)我們連起來讀好這一段,好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9)指名比賽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
1.我發現交了節節向上的小春筍做好朋友啊,我們的小朋友們也變得更加好學上進了,真好!下面一起來學寫3個生字,好嗎?
2.出示生字:笑節再
3.自學生字筆順,指名書空生字。(重點強調“笑”的下面不是“天”,“再”的筆順)
4.教師范寫一遍,強調筆畫的運筆和位置,學生按照正確筆順進行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作業
1.《習字冊》上生字描紅。
2.朗讀下發的短文《筍娃娃》。
板書設計:
春筍
冒出來再向上
掀翻向上
沖破向上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5
一、復習導入:
讀詞語:沖破 掀翻 喚醒
裹著 娃娃 迎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聽雷聲,說話:春雷公公仿佛在說什么?
2.指導朗讀: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此處以點評代指導,在點評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感悟“沖破”“掀翻”“冒出來”!
3.句式練習:一聲春雷,喚醒了( ),喚醒了( ),喚醒了( )……
設疑自讀:醒來的春筍在做什么?
4.交流,指導朗讀: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
5.表演理解,生朗讀做動作。
6.齊讀第一自然段。
7.練習背誦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實物,簡單觀察說話
2.找出課文里描寫春筍樣子的句子,讀一讀:重點指導讀好“嫩生生”,讀出春筍的可愛。此處可以由老師范讀。
3.學習第二句:
(1)讀句子。
(2)學習生字:笑
A.學生自主識記生字。
B.出示古文字的“笑”,幫助理解并鞏固字形。
C.指導書寫:小口訣——竹字頭有高低,撇捺舒展站得穩!具@是習字冊上的小口訣。】
D.擴詞。
E.帶著這樣的心情朗讀這句話,以點評代指導。
4.學習第三四句。
(1)看視頻感受竹子生長得快。
。2)指導朗讀
。3)學習生字:節、再
再 結合字理教學,擴詞關注“再向上”的意思,指導書寫,小口訣:四橫勻,末橫放,中間形窄有精神。
。4)小結竹子的精神,板書: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5.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朗讀全文,總結課文:
夸夸小春筍:小春筍,你——
五、拓展延伸:春筍【這首詩是補充習題上的內容。】
六、學生寫字:笑、節、再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7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春筍能沖破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感受春天之美。
3、激發學生對春筍的熱愛,對春天和大自然的贊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感受春天之美以及春筍沖破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書寫兩個左右結構的生字,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過程:
一、圖象激趣,溫故知新。
看,可愛的詞語寶寶來了。出示詞語:喚醒、沖破、掀翻、淺褐色、嫩生生、冒出來。
反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可愛的生字娃娃復習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設境激趣,多邊互動,質疑探索。
1.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句
a、首先播放雷聲,讓小朋友們仔細聽, 接著告訴小朋友春天的第一記雷聲能夠喚醒整個大地,小草兒挺出了地面,花兒使勁地綻放,還有,你瞧,誰也探出了小腦袋呀?出示春筍圖片,春筍娃娃是怎么醒來的,
b、點示 “喚醒”,創設生活情景:早上,爸爸媽媽是怎么喚醒你的?
c、練習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反思:
(2)學習第二句
a、那“春筍娃娃是怎么長得呢?”接著出示第二句話,點示: “沖破,掀翻,一個一個、冒出來”
b、如果你是一只春筍,你是怎么從泥土里出來的?
誰來做第一只冒出來的春筍呢?指名表演:理解沖破、掀翻
現在我們都來做春筍,快,蹲在地上,哎,我們頭頂有好多重重的泥土,使勁使勁都把它沖破,還有一塊大石頭,把它掀翻,一個個春筍都長出來了。真多呀!師生共同表演。
c、誰能把第一段來讀一讀,讓我們看到春筍使勁長出來了!練習有感情朗讀。
反思:這樣變換角色,獲得一種真切地體驗,然后再指導朗讀,學生便會很容易地進入情境,讀出語感。從中體會春筍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突破重難點。
2、學習第二段
a、 “你知道春筍娃娃是什么樣子的嗎?瞧,它來了!背鍪緦嵨锘驁D片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春筍的外形特點,通過摸一摸、看一看、剝一剝、掐一掐,促使學生快速準確的理解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和長得“像嫩生生的娃娃”,認識春筍的外形特征。
b、接著出示這些春筍娃娃在陽光中笑,在春雨里長,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引導學生想象這些春筍為什么笑得這么開心,體會春筍長得怎么樣,讓學生談一談,
c、指導有感情朗讀。
反思:在學生有所體會、感悟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誦讀第二自然段,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激發學生的情感,一聲比一聲讀得高昂,讀得有節奏感。在充分尊重學生獨特體驗的前提下,采取自評、互評方式,以激發讀書熱情。通過感情朗讀理解春筍向上生長的過程,激發學生對春筍的熱愛,從而實現能力和情感目標。
3、背誦積累,升華感情。
反思:在學生對課文有了較深的體味后,讓他們朗讀全文,教師再作適當指點。接著,引導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再把它們摘錄到自己的好詞佳句本里,這樣,從背誦、選摘兩方面進行積累,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三、指導書寫
出示生字:破、塊
a、學生正確朗讀
b、引導學生觀察筆順表,書空
c、教師范寫,學生描紅、書寫。
四、板書設計。
春筍
冒
長
教后反思:
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低年級更應該加強讀寫,采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理解再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理解是為朗讀服務的,讀好課文內容是我們的目標。我在教學是關注了學生的理解而忽略了有感情朗讀,朗讀被理解擠掉了,這是不應該的。同時,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課文離孩子生活有些距離,孩子的理解有些不到位,我們可以適當放低要求,根據孩子實際情況理解。現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實實在在求發展”,語文需要減壓,需要簡化,放棄許多的煩瑣分析理解,重視課堂的實效,學生的學習效果。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7
《春筍》這堂課的教學令我自身很滿意,不指別的,主要是同學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課從開始到結束,小朋友們幾乎始終情緒高漲,表示出少有的活躍、專注和投入。讓小朋友們學得有趣快樂的是以下幾個環節的教學。
一、學雷爺爺叫一叫。
課文開頭寫道:“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痹谀M了春雷的聲音以后,我說:“雷公公是怎樣喚醒春筍的呢?誰來扮演雷公公?”小朋友們一聽,興趣來了,紛紛要求做雷公公。于是,我讓小朋友們都做雷公公來喚醒春筍,愿意怎么喚就怎么喚。
通過這一環節,一開課就充沛的'調動起了小朋友們的積極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小朋友們的童趣。
二、把關鍵詞演一演。
在雷公公的呼喚下,春筍破土而出了,文中這樣寫道:“它們突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边@個地方,我試著讓同學來演一演。
我隨手拿起一張廢紙和一支鉛筆,對同學說:“小朋友,這張紙代表地面,這支鉛筆代表春筍。誰能來扮演‘突破’的意思?”一個同學走上來,手拿鉛筆放在紙的下方,慢慢地把紙給頂破了。應該說,他的演示是正確的,他們理解了“突破泥土”的意思。
“那,掀翻石塊該怎么扮演呀?”我讓小朋友們自身想方法。他們有的還是用鉛筆當春筍,石塊則用橡皮代替;有的用手指當春筍,書本或鉛筆盒當石塊;還有的干脆站起來,整個人就是一個春筍,人做掀翻的動作,把無形的假設的石塊掀翻掉。應該說,小朋友們的扮演是有創意的,也是對的。而當我們讀到“春筍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的時候”,小朋友們先是蹲下去,再慢慢站起來,“一個一個”冒出來的。小朋友們是有扮演天賦的,只要我們在合適的時候提供給他們扮演的機會。
這一環節則是通過最直觀的方式讓小朋友們理解課文中詞語的含義,我覺得效果很不錯!
三、扮做春筍說一說。
一個個春筍都從地里鉆出來了,他們像一個個“嫩生生的娃娃”,睜大眼睛,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新的。我在這里設計了一項思維和語言訓練。
我仍然讓小朋友們把自身當作春筍。“春筍,春筍,你從黑洞洞的泥土里鉆出來了,你看到了什么呀?”小朋友們激起了強烈的表達的欲望,他們調動大腦中關于春天的一切信息——來自書本的,來自生活的,來自平時積累的……暢所欲言。
這一節課,小朋友們之所以感覺學得快樂,是因為這節課上,他們真的動起來了,真的說起來了,真的笑起來了。我想:我們經常說課堂上要讓小朋友們思緒飛揚,個性張揚,要激發小朋友們的發明性,促進自我的發展,其實關鍵是我們有否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全體同學都參與進來,讓全體同學都動起來!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8
《春筍》這篇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以詩一般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春筍在美好的春天到來之際破土而出、旺盛生長的情景,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教學設計做了如下嘗試。
一、利用課件,激發異想
揭示課題后,放課件,學生看見了春筍那尖尖的腦袋,胖胖的身體……學生在看見一層一層地剝去春筍的“外衣”,那“嫩生生”的筍肉。孩子們直觀地感知春筍的鮮嫩、細膩,當然會發覺春筍很像里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新生的娃娃。
二影象結合、激發情趣
屏幕展示春筍被春雷“喚醒”,“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地從地里冒出來”,繼而在陽光的照射下,在春風的吹拂下,在春雨的淋浴下,節節向上,直至長成根根翠竹的動態畫面,并播放伴有雷聲、雨聲、活潑明快的樂聲的課文朗讀,將學生引入一個賞心悅目、如詩如畫的教學情境。教師此時啟發學生設想:“當春筍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從地里探出它尖尖的腦袋時,它會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可能還會說些什么?”讓陶醉在大好春光中的孩子們“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當他們的想象插上自由的翅膀,不可避免會有奇思異想,又何愁碰撞不出創新的火花?
上述教學設計,旨在通過直觀教學,使有限的教材內容再生無限,為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供廣闊的空間,以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9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計劃
教學內容 1 春筍
共幾課時 共2課時
第幾課時 第2課時
課型 講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外、迎、笑、節、再”以及一個新的偏旁。
3.了解春筍能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了解春筍能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資源
收集相關春筍的美文、故事等材料并進行朗讀。
預習設計
讀熟課文。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復習
1.書空“聲、沖、破、塊”
2.抽讀生詞
一聲春雷 沖破 石塊 外衣 迎著 笑聲 一節 再向上 春筍 喚醒 掀開 冒出
褐色 娃娃 生長 長江
3.給“聲、沖、破、塊”擴詞。
1.指導學生用各種擬聲詞演一演。
2.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啊?誰能讀出春筍高高興興醒來時的心情?(指導朗讀第一句)
3.迎接春天是多么美好!如果你就是一只小春筍,那你是怎么從泥土里出來的?
4.我們現在都來做小春筍,好不好?快,蹲到地上![師生一齊做動作]
5.自由讀,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同桌讀。(朗讀時可以加上動作)師巡視指導。
指名讀,師生比賽讀
6.齊讀,看一看勇敢的小春筍在哪里?
7.誰能試著背背?
1.誰來剝剝看它的葉子?[學生體驗剝筍]
2.[請學生摸一摸、掐一掐] 嫩不嫩?怪不得作者又說它是——“嫩生生的娃娃”了!
為什么要把它說成是“嫩生生的娃娃”呢?(小小的,很可愛)
3.指讀第一句。
指名讀,男女比賽讀
4.假如你是小春筍,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5.我們讀好這一句,能加上自己的表演嗎?(師生表演) 誰能試著背背?
6. 全文朗讀。
嘗試背誦課文
1.請小老師上前面試,應征。
(1) 考題: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的?有什么特點?
準確說出這個字的筆順。(教師相機教學新的偏旁)
(2) 面試成功后,由小老師請同學給這個字找朋友,并由小老師判斷他是否正確。
2.學生按照正確筆順進行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3.請同學們拿出習字冊,準備臨寫。教師范寫一遍,強調筆畫的運筆和位置。學生臨寫兩遍,教師巡視指導。
一、精讀、體會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內容
1.是誰把春筍喚醒的?春雷公公是怎樣喚醒小春筍的?如果還是叫不醒,可以請誰幫忙?
2.小春筍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終于可以出來看看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了!
3.指導學生表演時要用手作成尖角狀慢慢往上升,且要有力度,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沖破”一詞。
[出示模型:一塊石頭] 老師用手壓著石塊,引導學生理解“掀翻”一詞,并通過表演反饋出來。
4.哎喲,我們的頭頂上有好多重重的泥土啊,使勁使勁,把它沖破!我們頭上還有一塊好大的石頭啊,嗨喲嗨喲,把它掀翻!瞧,一個一個的春筍都長出來了!真多呀!這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啊!你看到這些,想對春筍說一句什么話?
5.指導朗讀。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能當上勇敢的小春筍!
“一聲春雷 ”要讀得稍慢,清晰有力。
“喚醒”要重讀,突出“沖破、掀翻、一個一個、冒”這幾個描寫春筍頑強生長的動作。
二、精讀、體會第二自然段
1.小春筍冒出來了,[出示實物]看,老師把淺褐色的小春筍帶來了。
哎呀,這衣服穿得可真緊,怪不得書上說它是——裹在身上。
強調“裹”字重讀,“嫩生生”輕讀。
2. 小春筍冒出了地面,看到了美麗的世界。
3.[課文動畫片段演示:春筍節節長高] 春筍冒出了地面,被春風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長一長,被陽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長一長,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個飽,就又向上——長一長。春筍就是這樣——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三、教學生字
1. 今天我們再學習五個生字“外、迎、笑、節、再”以及一個新的偏旁。。
四、延伸拓展
交流收集到的相關春筍的美文、故事等材料。
作業
設計
★ 完成《一課一練》上相關練習。
★★ 觀察春天里的一種植物生長狀態,用幾句話寫下來。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新詞。
2.理解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了解春筍能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難點:
精讀第二自然段,通過朗讀、表演,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
教學用具:
鮮筍、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 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把《春筍》的課文讀通順了,還學會了幾個生字,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學得怎么樣?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膽地舉起小手。
2. 出示詞語:春雷喚醒沖破泥土掀翻石塊冒出來淺褐色
裹著 娃娃 迎著 春風 生長 嫩生生 笑聲 外衣(開火車讀)
3.這節課老師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二、精讀、體會
1. 精讀第一段。
。1)春筍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誰把它喚醒的呢?它又是怎樣從泥土里出來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誰喚醒了春筍?是的,讓我們一起來仔細聽聽春雷公公的聲音吧。[播放:雷聲]
。3)你覺得這雷聲怎么樣?這么響的雷聲,怪不得能把在泥土里睡覺的春筍給喚醒呢。c擊:喚醒)
。4)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指導朗讀第一句)
。5)它們醒過來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點擊:冒出來)它們從地里冒出來時勁兒可大了!看得出來嗎?(點擊:沖破掀翻)
冒出來的春筍多嗎?是一起冒出來的嗎?哪個詞語說明了這些?(點擊:一個一個)
。6)這些春筍冒出地面時氣勢強大,生命力多頑強呀!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好嗎?小朋友們朗讀時尤其要抓住這幾個描寫春筍頑強生長的動詞。(板書:沖破掀翻冒出來)(自由練讀第二句話)
7)指名讀,集體評議。
。8)齊讀第一自然段。
。9)這一自然段把春筍在春雷公公的喚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寫得多生動呀!
我們來試著把它背下來吧,好嗎?老師給你們一些幫助。(出示填空,學生借助填空自由試背)
(10)指名背誦,要帶著感情。
(11))現在,我們都來做小春筍,好不好?邊背誦第一段,邊做動作?,蹲到地上。
2. 精讀第二自然段。
。1)小春筍冒出來了,它們長什么樣兒,是怎樣生長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實物]看,它是什么顏色的?
誰來剝剝它的外衣?[學生體驗剝筍] 哎呀,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層一層的,包得多緊啊,課文中用了那個詞?(點擊:裹)請小朋友們看看周圍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們相比,這些剛從泥土里冒出來的小春筍可真像……(娃娃)它們是多么嬌嫩,多么可愛呀!書上說是怎樣的娃娃呀?(點擊:嫩生生)
(3)你喜歡這嫩生生的娃娃嗎?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第一句)。
。4)小春筍冒出了地面,是怎樣生長的呢?請大家再好好讀讀第二自然段。
。5)小春筍長了幾節?長長停下來了沒有?向哪兒長?是啊,它們就是這樣一節,……(邊做手勢)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滿足!
。6)能讀好這兩句話嗎?(指名讀)
。7)它們怎么會長得這么好,這么有力呀?(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是啊,被春風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長一長,被陽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長一長,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個飽,就又向上長一長。春筍就是這樣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板書:向上向上再向上)
。8)這么嫩生生的小春筍最后長成這么又高又壯的竹子,真不簡單,此時你想對春筍說些什么呢?
(9)我們連起來讀好這一段,好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10)指名比賽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
1. 我發現交了節節向上的小春筍做好朋友啊,我們的小朋友們也變得更加好學上進了,真好!下面一起來學寫3個生字,好嗎?
2.出示生字:笑節再
3.自學生字筆順,指名書空生字。(重點強調“笑”的下面不是“天”,“再”的筆順)
4.教師范寫一遍,強調筆畫的運筆和位置,學生按照正確筆順進行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作業
1.《習字冊》上生字描紅。
2.朗讀下發的短文《筍娃娃》。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11
課前準備:玻璃缸、泥土、石塊、春筍
一、復習
1、認讀詞語(小黑板出示)
春筍喚醒沖破掀翻石塊冒出來淺褐色外衣娃娃迎著又一節再向上笑長
2、師板書課題:春筍
二、新授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學習第一句。
師:春雷的聲音響嗎?第一句該怎么讀?(生讀)
“轟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誰來學學春雷喚醒春筍?(生答)
春天到了,還有誰也在喚醒春筍呢?
我們再來讀讀第一句話。指導讀。
2、學習第二句。
師:在泥土中沉睡的小春筍醒了嗎?(生讀第二句)
看實物:春筍的身上有什么?(厚厚的泥土、重重的石塊)
師:春筍娃娃鉆出泥土容易嗎?
實物演示:春筍鉆出來(讀:沖破泥土,掀翻石塊)
師:小春筍憑著堅持不懈,憑著堅忍不拔,終于沖破泥土,掀翻石塊,從地里冒出來。
師:大家覺得小春筍怎么樣?
只有這一個小春筍是這樣勇敢頑強嗎?
從哪知道有很多這樣的小春筍的?(一個一個)
指導讀第二句。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一句話。
師:冒出來的春筍娃娃是什么樣的?(觀察實物)
指名剝春筍。
師:你覺得春筍的衣服怎樣?
書上用了一個好聽的詞——裹著
師出示春筍:你現在看到的春筍是什么樣的?
書上也用了一個好聽的詞——嫩生生
而且還說春筍是——娃娃。
指名讀第一句。
師:圖中的小春筍一個個這么可愛,大家都咧開嘴笑了,它們為什么這么開心?它們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會說什么?
2、學習第二句話。
師:外面的世界真美呀,它們迎著。。。。。。引讀第二句話。
師生邊讀邊表演:迎著。。。。笑。。。。長
師:現在我來采訪一下小春筍:
a、輕柔的春風吹在身上覺得怎樣?
b、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覺得怎樣?
c、綿綿的細雨飄落在身上覺得怎樣?
生齊讀第二句。
師:陽光雨露滋潤著小春筍們,誰來謝謝它們?
齊唱《小雨沙沙》
3、學習第三、四句。
師:在陽光雨水的沐浴中,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指名讀第三四句。
師邊讀邊實物演示。
指導讀。
4、朗讀全文。
師指導看圖:春筍憑著頑強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地冒出來。在陽光下繼續堅強而雙健康地成長,長成高大的竹子,供人們使用。
讓我們懷著對春筍的喜愛之情齊讀課文。
三、積累拓展
1、識記好詞好句。
師: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好聽的詞,好聽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可以讀給自己聽,也可以讀給同桌聽。
學生(互)讀好詞好句。
師:誰愿意讀給老師聽聽。(生讀)
2、欣賞美文。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段優美的文字,想聽嗎?
師朗讀。(資料來源:《補充習題》)
浙教版《春筍》教案 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3、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4’)
1.談話;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來了,大地媽媽的孩子都被喚醒了,開始生長.經他們裝扮,大地媽媽可漂亮了。(師版畫春筍,導人課題)(看課文動畫片)
謎語導入:頭戴尖尖帽,身穿節節衣,年年二三月,腦袋鉆出地。這是什么呀?
2.揭題:這堂課我們一起學習第一課《春筍》。(注意“筍”是平舌音)
二、初讀課文(16’)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讀.
3.交流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筍”、“再”是平舌音;“迎”是后鼻音;“聲”、“沖”是后鼻音,也是翹舌音;注意“塊”、“外”聲母之間的區別。)
(2)指名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小節讀給大家聽聽.(師生共同評價、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再自由練讀;接著,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余學生聽,評價。)
。3)指導讀長句。
a、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
b、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老師的方法再讀一讀課文。
5、老師和學生賽讀課文。
三、學習寫字(20’)
l、認識新偏旁:士字頭,兩點水,石字旁,夕字旁。
2、觀察“聲、節、笑”.說說注意點。
3、你覺得哪兩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老師幫忙嗎?
4、教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5、學生描紅仿寫。
6、師生共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注意筆順和間架結構。
7、學生擴詞,師生共同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細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讀懂課文的內容。
3、春筍那不斷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3’)
1、抽讀生字卡片。
2、選擇正確的讀音。(題目略)
二、學習第一段(12’)
1.整體感知:教師引導下師生一起讀讀課文: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
2.“喚醒”(音)訓練說話:早上常常是誰喚醒你的?他是怎么喚醒你的?
3.我們來做雷公公喚醒小春筍。
4.帶表情讀第一句.
5.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個冬天。今天小草青了,小雨沙沙,青蛙呱呱,小鳥喳喳,花草樹木都醒來了。你有什么好詞來形容這美好的春光.
6.多么熱鬧的春日呀!可是有一只小春筍還沒睡醒呢!你準備請誰來喚醒它?
7.再讀第一句.
8.(師板畫)它們沖破——“它們”是指誰?
9.指導讀: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冒出地面,這種生長的力量是多么強大呀!(沖破、掀翻、冒要有力)(抓住“沖破”、“掀翻”、“一個一個”、“冒出來”等詞語體會春筍生命力的頑強)
10、課件展示,教師指導朗讀。
。1)看到這里,你想說什么?
。2)你能把春筍強大的生命力讀出來嗎?(自讀,同座位互讀)
。3)指名朗讀,評議。師相機指導朗讀技巧。
。4)全班朗讀第一自然段。
11、創設情境,指導背誦。(配樂、加動作,把自己想象成春筍娃娃或是春雷爺爺來表演。)
12、自背,指名背,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