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課 《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學案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一位留美的中國博士,導師讓他單獨在實驗室做實驗,他卻在實驗室與同學打電話聊天。當導師發(fā)現并詢問他時,他卻否認,堅稱自己一直在做實驗.••••••過了沒幾天,他接到了學校的通知,告訴他學校已正式將他開除。這件事告訴我們( )
①欺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②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該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做 ③當自己做錯事的時候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欺騙、逃避 ④做錯了事情要及時的改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對自己行為負責,說到底也就是: ( )
a、為自己贏得自尊自信
b、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c、用合理的方法,及時糾正錯誤
d、為自己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
非選擇題
XX年3月29日晚10時許,市民遲先生打通《半島都市報》的熱線反映,他妻子放在面包車的7公斤劇毒豬肉被人偷走了。
原來,遲先生的倉庫鬧鼠災,其妻陳女士就用劇毒老鼠藥拌了7公斤豬肉放在車上,準備第二天放到倉庫,誰知道當晚車被撬,小偷居然連劇毒豬肉也洗劫一空。焦急的遲先生只好打通熱線,希望通過報紙告訴小偷,千萬別吃偷的肉。
(1)遲先生為什么要尋找他的劇毒肉?
(2)此事例給我們什么啟示?
(六)學習感悟——圍繞目標,歸納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業(yè)———綜合能力訓練p92頁
教學反思:
參考答案
選擇題:
1、b 2、a 3、c 4、d 5、a
非選擇題:
(1)遲先生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他對劇毒豬肉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出了正確的估計和判斷,從而避免了給他人、社會帶來危害。
(2)我們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學會對自己的每一次行為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免做錯事,促進自己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