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侵害與保護
(承接)我們懂得了受侵害的種類及原因,還要懂得怎樣保護自己。 讓學生討論后,體會到這些侵害會帶來的嚴重后果,為下面身邊的保護的教學打下很好的伏筆。 分析案例 懂得自護 分析案例 懂得自護 1、閱讀課本p92頁的案例,思考以下問題:(獨立思考,不會的問題可以相互商量,舉手回答。) 杜鵑受到的侵害來自何處?她采取的行動是什么?她得到哪些方面的幫助和保護? (學生回答之后,多媒體展示:1、杜鵑受到的侵害來自家庭方面侵害;2、她采取的行動是她采取的行動是: 告訴老師,尋求老師的幫助。3、她得到哪些方面的幫助和保護?得到了老師的幫助和法律的保護,如《義務教育法》和《教育法》等。) 多媒體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兩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 多媒體展示:《未成年人保護法》四道防線 • 家庭保護: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和教育的義務及其職責等。 • 學校保護:尊重學生人格尊嚴,不得體罰、變相體罰;保障學生人身安全、健康等。 • 社會保護: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歌舞廳、網吧;禁止童工等。 • 司法保護:設立少年法庭;不披露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2、新聞回顧 (1)石岐區進行校安工程,對10所學校教學樓進行加固;和外立面改造;(2)XX年12月,中山市教育局、中山市公安局以及中山市城管執法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3)近幾年來,啟發中學每學期都舉行緊急疏散預演活動。分別屬于什么保護? (社會保護、社會保護、學校保護,教師適當點撥,尤其是第一則新聞) 以上三則新聞以及杜鵑的案例說明了家庭、學校、社會等積極保護青少年,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長。 3、辨一辨:“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了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有了這四道防線,我們青少年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歸納小結,指出我們青少年在四道防線保護下的同時應學會自我保護。 (承接)接下來老師檢驗一下同學們今天的學習成果。 讓學生意識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學生在思考時有可能想不到,所以給予適當的提示。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讓學生感知四大保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為第二框的學習打下基礎。 遷移運用 提升能力 1、多媒體出示小故事《小強流浪記》。 第一集:小強是一名初中生,平時愛撒謊,不喜歡學習,老師布置的作業很少按時完成。這次期中考試考得很糟糕,班主任還打了電話給他父親,讓家長配合學校好好教育。 小強非常害怕,以前的場景浮現眼前。因為調皮、成績不好,他不知挨了多少次打。這一次不知道爸爸又會怎樣“懲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