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違
教案 一、學情分析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成長過程中,其情緒、情感、思維、意志、能力及性格還極不穩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他們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響下走向品學兼優、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環境影響下走向道德敗壞、違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內,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識的現象非常嚴重。因此,要讓學生了解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要懂得什么行為是合法的,什么行為是違法犯罪的,什么樣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法律后果,以及相應地要受到怎樣的法律制裁,從而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類別
(2)刑法的含義
(3)犯罪的特征
(4)我國刑罰的種類
2.能力目標:
(1)能結合違法犯罪的有關案例,正確判斷什么是違法行為,什么是犯罪行為。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
(3)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
(2)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人。
(3)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制觀念,防微杜漸。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
四、教學難點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別。
五、教學方式
1.學生學習方式: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通過觀看案例、表演小品等活動,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增長知識、提高能力。
2.教師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主要采用啟發、引導、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在學生在已有的認知水平上通過典型事例進行情感的升華。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資源
多媒體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請同學們看屏幕
挪用公款上百萬,購地買宅亂揮霍,原瓊山東山地稅所長一審被判XX年。
原瓊山地稅局東山地稅所長蔡某,當所長不到兩年,挪用稅款127萬余元,購地皮買私宅。目前,蔡某因挪用公款罪,被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XX年。
教師:原瓊山地稅局東山地稅所長蔡某,他犯罪入獄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說明了誰都不能違法,違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教師:對,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不可違。這就是今天我們一起來共同探討的問題。
第二框 法不可違(板書)
一、誰都不能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