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上冊總復習學案
答:①樹立堅定的理想;②戰勝自我即勇于并善于戰勝自己的弱點。③揚長避短,發現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據此確定自己努力方向。(每點都應適當聯系自身學習實際)
22.在學習《為堅強喝彩》這課時,思想品德課老師組織了一次課堂討論,你所在小組的同學十分踴躍,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學說:“磨礪堅強意志是偉人們的事,對我們學生來講沒什么必要。”
乙同學說:“如果我生活在逆境中,為了生存自然就會有堅強的意志,但在我
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平常小事,沒有機會鍛煉意志。”
……
你同意上述同學的觀點嗎?談談你的理由。
答:上述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因為:(1)在實現人生目標的道路上,人們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以執著的追求、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奮斗,這是任何人都應做到的,不單單是偉人們的事。青少年時期是培養堅強意志的關鍵時期,從小磨礪堅強意志,對我們一生都有重大意義。(2)世界上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意志品質的培養也如此。倘若認為小事微不足道,不日積月累通過小事情去培養意志力,而企盼有朝一日在大事情上表現出堅強的意志來,那簡直是幻想。那種借口“事小”而不重視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磨礪自己的意志的行為,對培養意志品質是非常有害的。
23.材料一: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遭受了數不清的磨難。貧困逼得他行乞,雙耳失聰對他打擊更加沉重。但他不甘沉淪,振作起來,終于創作出《命運交響曲》,獲得極大成功。
材料二:某市一重點高中學生填報高考升學志愿時,在前面兩個志愿填報了我國的兩所著名大學,在第三志愿上卻填寫了長江大橋,即如果考不上這兩所著名大學,他將從長江大橋上跳下葬身魚腹。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4分)
答: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同樣是面對挫折,人們的態度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2)同樣是面對挫折,為什么 會在材料中兩位主人翁身上產生不同的結果?(6分)
答: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待挫折的態度不同。貝多芬,從容面對挫折,挫折能磨煉其意志,增長其才干和智慧;某中學生,消極對待挫折,挫折會阻礙其前進的步伐,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
三、課后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