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品讓人三尺又何妨教案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
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
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善待。
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對同類的認同,更在于對異類的尊重。
……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學生談對寬容的理解,進一步理解寬容的作用;二是教師參與其中,說出自己的理解,從而把學生引向另一個話題“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
教師小結:我認為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
二、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板書)
活動內容:“小季的猶豫”(見教材p65)
討論1.你以前有沒有對人無法寬容的事情嗎?
2.憑你的經驗,你覺得故事會有一個怎樣的結局?
3.小季該不該幫他呢?說說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引起學生對“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的矛盾沖突,在相互討論中達成共識。
4.上一節課上,你寫的信發出去了沒有,有沒有結果?你的感受是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自己傷害過他人,去求得他人的諒解這一活動的結果來認識“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的意義。這個結果有兩種:一是沒有得到別人的諒解,二是得到了別人的諒解。兩種結果帶來了兩種不一樣的感受。學生回答時,教師要注意一定要讓兩種結果充分表達,讓學生教育學生,讓自己教育自己。這也是課程資源的一種開發和利用。
教學中又要注意,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道德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只能通過提倡來引導學生,而不能強加于學生。另一方面,要通過換位思考,引導學生感悟當自己傷害過別人,是不是需要得到別人的諒解和寬容,從而使學生提升道德要求。
活動內容:閱讀感悟
閱讀“寬恕傷害過自己的人”(見資料包)
讀完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
寬容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能醫治心靈的創傷,使自己忘記不快,而不會為往事耿耿于懷;能使自己用自身內心的溫暖去融化寒冷的堅冰;也能使自己理智填平感情上的洼地,對美好的明天充滿信心。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板書)
活動內容:心理診所
閱讀劇本《拆信風波》
時間:星期天早晨
地點:女兒的房間
人物:媽媽、女兒(某校初三學生)
(媽媽氣呼呼地將幾封信摔在女兒面前)
媽媽:你還有心思搞好學習?
女兒:(驚訝地)你有什么權利私拆我的信!
媽媽:你是我的女兒,再說,我也是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況,怎么幫助你?
女兒:(砰地關上門)我的事從今以后不用你管!
(1)運用所學有關知識,對劇中“媽媽”的言行進行評析。
(2)為了消除母女的隔閡,請你向劇中的“女兒”提出建議。
設計意圖:心理診所主要是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設置的。在學生中,所遇到的所謂“傷害過自己的人”主要來自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尤其是與父母的關系,隨著身心的發展,獨立意識的增強,與父母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通過“閱讀感悟”的討論,使學生明白即使是生命受到傷害也可以寬容,何況是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從而向學生傳遞一個信息:親情、友情需要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