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品讓人三尺又何妨教案
教師小結:寬容不是不講原則。做一個寬容友善的人,要堅持原則,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板書)
活動內容:知識運用
生活中,人們對寬容有各種各樣的理解,讓我們對下列觀點加以辨析。
內容 判斷 評析
寬容意味著事事都要做出忍讓 錯 寬容是有原則的,不是盲目的,在原則問題,如違反法律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夠退讓。
意味著事事都要遷就別人 錯 寬容是有原則的,不是盲目的,對“壞人”、“惡人”就不能遷就。
寬容是懦弱的表現 錯 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能夠寬容他人的人是最有勇氣的人。
寬容等于縱容 錯 寬容是有原則的,縱容是沒有原則的,兩者不是一回事。
要寬容就沒有原則,講原則就無法寬容 錯 在堅守原則,不違背原則的基礎上,我們寬厚待人,與人為善,就是寬容。
對缺乏寬容心的人是無法講寬容的 錯 寬容他人的過錯,寬容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是寬容的表現,寬容往往能夠感化當事人,使缺乏寬容心的人學會寬容。
寬容對方無意的傷害,不寬容對方有意的傷害。 錯 只有違背原則的問題,才不能夠寬容。
活動內容:拓展天地——生命的郵件(見教材p68)
讀了上面一位父親寫給自己初生兒子的短文,說說自己的感想。
問題提示:這一問題比較開放。學生要感悟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也能使學生認識到必須用寬厚仁愛之心報答父母、老師和社會。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感悟到人生活在社會中,寬容友善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要正確理解寬容,學會寬容,做一個寬容友善的人。
教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