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教學設計
對挫折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聽故事,品道理 學生討論輪交流,并完成p63三岔口的圖畫 多媒體展示《老子、兒子和孫子》的故事(見小故事),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我們應該在上述三種態度中選擇哪一種? 明白到在挫折中不同的態度產生不同的結果
小結 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以正確的方法戰勝挫折。
【板書設計】
造成 造成 造成 造成
結果
態度 消極作用
結果 態度
積極作用
態度
結果
方法
【課后練習】
一、單項選擇(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談遷是我國明清之際的歷史學家,從29歲開始撰寫明代的編年史《國榷》,歷時27年,這部108卷500萬字的巨著終于大功告成。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夜里,談遷家中被盜,他的書稿也被偷走了!談遷遭此打擊,肝膽欲碎。然而,他沒有氣餒,而是從頭做起。過了九年,他又寫成了這部轉世巨著。據此回答1--3題。
1. 上述材料準確地表明( )
a. 在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錯折
b. 談遷不重視自己的成果而遭到不幸是必然的
c. 生活中有快樂,也有痛苦
d. 談遷不受命運的擺布,具有頑強的精神
2. 你怎樣看待談遷沒有氣餒,而是從頭做起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