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第一課 生命之間
授課體會1,教學內容安排要兼顧課時,上下銜接,主題掌握等因素,否則將影響教學效果.本課如果只選擇第一框題"神奇的生命世界",內容就顯得單薄,也不能體現出本課主題.因此又加入了"我們是朋友"這部分內容.遺憾的是這樣一來,內容又顯得略多,使活動開展不是很到位,而且和下一部分"有用才是朋友嗎"割裂開來.授課體會2,課不能就教材的內容而上教材的內容,從現象深入思考本課的主題是必須的. 就教材的內容而言,課上到第三部分,講明動植物對人類的幫助就夠了.但此時存在于學生頭腦里的,還是一個個小片段,小故事.因此要通過"深化思考"這一環節,提升學生的認識,使學生把以上的零星感受整合起來,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生命之間,相互依存,要彼此珍惜愛護.授課體會3,道理不可空洞說教,要以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引發思考和感悟.在本課中,書上提問:"一提到生命你會產生什么感覺 ",學生可能會感到過于抽象,不知從何說起.因此改為"為'生命'二字著色"的活動,顯得十分形象,也調動了學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樣,最后一個環節本是兩個提問,"生命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和"我們應以什么態度對待其他生命",后以"比喻"和"對話"兩個活動代替,學生就感興趣,有話可說。小結:略 作業:見練習冊板書:課題:我們的朋友 有用才是朋友嗎?教學目標:了解人與動植物的關系,動植物為人類帶來物質上,精神上的幫助教學重點:動植物為人類帶來物質上,精神上的幫助教學難點:動植物為人類帶來物質上,精神上的幫助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如生物的奇特習性,生物的共生現象,人類生活用品的原材料,動物救人的小故事等.(以上資料,教師也要略作準備,以便提示或補充.)學生完成兩幅表現生命關系的畫作 講授新課:我們的朋友動植物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朋友,它們不僅在物質上幫助我們,而且了是我們精神的慰藉和寄托。一、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 人類生存,必須呼吸只有植物才能制造的氧氣,如果沒有氧氣,人連幾分鐘都活不了,人們的吃飯穿衣也依賴于動植物。人們的衣服來自植物的纖維。四人一組討論我們所用的各種學習用品、生活用品與動植物有什么關系?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動物是我們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人與動物幾千年的交往,使我們與它們有了“情”緣。動物是人類精神的慰藉和寄托。小討論: 四川一位老人愛人早喪,子女各在一方,他養了一只心愛的小狗,這只狗與老人朝夕相處,一次,體弱多病的老人從床上摔下來,幸虧狗報信,才使得老人得救,臨終前,老人把自己的全部財產留給了與自己相依為命的狗,他的子女執行了父親的遺囑。你怎樣看待此事?討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危難時刻見“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