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題 感悟青春 (七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題)
課 題
感悟青春 (七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題)
版 本
人教版
設計者
桂林市逸仙中學
黃艷艷
解讀
理念
組織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和體驗,通過創設情境,采用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等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和表達,使之對青春期的一些觀念和行為誤區有所認識,并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父母、與異性同學之間進行交往;對成長、對青春有更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從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提升到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解
讀
教
材
內容標準
“成長中的我”中“認識自我”部分:“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促進生理與心理的協調發展;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動”
“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交往與溝通”部分:學會與父母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正確認識與異性同學之間的情感,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異性交往。”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從精神氣質的角度認識青春的內涵,體驗青春的幸福,積極主動迎接、創造美好的青春
能力目標
正確對待自己的生理變化,澄清一些問題的錯誤認識,學會與父母、同學、朋友正確的交往,共同分享美好的青春時光
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對于青春有正確和深入的認識,從不同角度全面了解青春的內涵
教學資源
多媒體教學資源、自身及學生資源
教學重點
青春誤讀,需要通過彼此尊重來體會青春成長的美好
教學難點
青春暢想,從精神氣質的角度全面認識青春的內涵
解讀
學生
初一學生剛走進青春,因為身心發展的不成熟,雖然出現一些心理困惑,會陷入一些觀念和行為誤區;但同時也充滿著青春的朝氣和活力,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待與向往。如果給予恰當的引導,把他們的這種朝氣蓬勃的力量煥發出來,他們將會更快樂地迎接青春期的到來,奏響歡快的青春節拍。
解讀
方法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探究合作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描寫青春的詩歌、散文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標達成
導
入
使用多媒體播放flash歌曲《童年》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的童年
歲月如梭,童年的歌謠漸漸離我們遠去,不知不覺青春的腳步向我們迎面走來,那當青春來臨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青春是什么?青春在哪兒?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怎樣度過呢?今天就請大家暢所欲言,談談你們對青春的感受。
欣賞
歌唱
感受
在歡快的歌聲中回味無憂無慮的童年,為從童年走向青春期在心理上做承接,同時也為感悟青春的內涵營造溫馨的氛圍
正
課
青
春
誤
讀
活動一:煩惱大本營(小品)找一找,說一說:
1、小明分別碰上哪些煩惱了?2你遇到過類似的煩惱嗎?或者你還有別的什么煩惱嗎?
教師總結板書(生理變化遭取笑、男女交往遭非議、奇發異服遭指責等)
表演小品
欣賞小品
找出煩惱
說說煩惱
直觀的展現青春期學生中存在的煩惱,為進一步分析、澄清認識及行為上的種種誤區做鋪墊,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活動二:我來解憂愁
想一想,議一議:
(課件出示問題,教師深入各組傾聽和指導討論,并適時的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