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題 感悟青春 (七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題)
對于青春暢想的教學內容,這要求學生從更高層次即從一種全新的精神世界的角度來感悟青春的實質和意義,以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斗志。這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講本身比較抽象,是本課的難點。為了將青春深刻而抽象的內涵具體形象化,我通過采用顏色做比喻的形式來解讀,并利用詩歌語言形象賦予浪漫色彩的特點,通過教師配樂朗讀,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收集的詩歌的形式,帶領學生體驗青春的美好,感受青春奮發向上的氣息。這一部分內容也僅是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因為生怕學生領會不了,回答不上,老師給予了過多的”引導”,將學生的思維死死限制住了。最后通過辯論來突出青春永駐在于積極的心態,這一環節教學的效果更加不太好,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充分組織好、設計好,浮于表面,只用一個簡單的問答就得出答案了——決定青春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好的心態,很有一點牽強附會的意味在里頭。課后我想,要學生真正領會青春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好的心態這一點,教師可以課前收集或組織學生收集并介紹一些“大器晚成”的人的事跡的方式,介紹他們年老時仍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和進取精神,以此讓學生體會青春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心境。
此外,我重溫教學設計,回憶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認為本節課講授中還存在一些需要調整和改進的地方。
對于誤區的導入,我采用直接用情景(小品)來討論,課后思考后,我認為如果先讓學生回想平時的行為,列出生活中存在的錯誤認識,然后在結合情景展開,可能效果更好,學生更容易進入情景。
在課堂中,學生討論積極熱烈,甚至有些學生還提出超出課本內容的知識,在這方面,我未能充分利用課堂上生成的素材,并且為了完成本課內容,有一些細節上冷落學生,跳過學生的話題進入我的下一步教學,未能做到根據課堂實際調整教案,即應變能力還很欠缺,教育教學的智慧和策略都有待提升。
因此,作為一名新老師,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盡快成長起來,我將多參加各種教研、培訓活動,多聽一些骨干教師的優質課,向他們學習。同時自覺加強理論修養,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學生的深入了解等,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經常進行反思,有針對性的改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