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本單元根據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按照認識——活動體驗——活動中提升的思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培養健康的情緒和情感。第四課《多彩情緒》中,“人之常情”通過有趣的活動讓我們認識和體驗各種各樣的情緒及其對學習、生活的影響,幫助我們認清正確的和不正確的情緒、積極的和消極的情緒及其不同的作用,從而注重培養良好的情況,克服不良的情緒。
【學情分析】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發生許多情緒,情緒對每個人的影響作用相當大,一些人會充分利用有利、促進的積極情緒,使得自己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取得較好成績。但是也有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由于對消極情緒控制的不好,走上歧途、失敗的事例也不乏存在。心理問題影響著人們的智力、人際關系、身體健康、正常水平的發揮,因此,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情緒及其作用,在平時的生活中學會控制情緒,發揮積極情緒、克服消極情緒,促進自身健康成長。
【教學方法】
采用情境教學、活動式教學等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和營造氛圍,合作與互動的學習方式,體現新課程觀倡導的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新評價觀。結合學生自身及其身邊的事例,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深刻體會到情緒的豐富多彩,正確認識不同情緒對人的身心發展有著不同的作用,培養積極健康的情緒。
【學習方法】
通過學生思考、合作討論等方式,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活動參與中自主體會環環相扣的教學內容,培養概括能力、辨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學習中要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我們的現實生活來思考和解決問題,活學活用所學知識。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做積極健康情緒的主人,以積極的情緒對待生活,對待人生。
能力目標:
懂得不同情緒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不同的作用,在實際學習生活中學會追求積極的情緒,調控消極的情緒。
知識目標:
認識并體驗和識別各種不同的情緒及其對學習、生活的影響,了解青少年的情緒特點。
【教學重點】
認識并體驗和識別各種不同的情緒及其對學習、生活的影響,在平時的生活中學會控制情緒,發揮積極情緒、克服消極情緒,促進自身健康成長。
【教學難點】
情緒是人的內心活動,較抽象,需在老師的指導下由淺入深的學習。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一、導入:
多媒體出示四幅圖片
1、當我們看到劉翔奪得奧運冠軍時,大家的心情是:
2、XX年,美國出兵伊拉克,本該和大家一樣享受幸福的童年的伊拉克兒童卻流離失所, 你對美國的行為感到:
3、你覺得圖中此人(被鱷魚圍攻)的感受是怎么樣呢?
4、我的好朋友和我發生了矛盾,這幾天一直不理我。我感到:
(生答……)
師:所有這些對人和事的心理感受我們把它叫做“情緒”,是人的一種正常反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四課:多彩情緒
第一框 人之常情
二、學習目標展示
知識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要認識情緒是豐富多彩的,了解情緒的基本類型,少年情緒的特點,掌握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給我們帶來的不同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我們要從小樹立積極健康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