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教學案例
1、上則材料中的小紅聽了小麗“嫣然一笑”,心里很不是滋味,應該嗎?為什么?
(應該,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2、小紅抬手就給了小麗一個耳光,這應該嗎?為什么?
(不應該,這是情緒反應程度不適當的行為,是不正常的)
三、情緒分類
師:可見,情緒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
(多媒體展示二者涵義并舉例)
正常情緒是有適當原因或反應適度的情緒。(如:面臨考試感到緊張;取得好成績感到快樂等。)
不正常情緒是沒有適當原因或反應程度不適當的情緒。(如:參加某項比賽由于過分緊張而中途退場;由于一次考試失利而長久地沮喪等。)
過渡:情緒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外,還可以怎樣分類呢?
情緒體驗大討論:
1、 你在什么情緒狀態(tài)下,覺得自己思維活躍?在什么情緒狀態(tài)下,覺得自己思維遲鈍?
2、 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或平常的月考中,你有過情緒極為緊張的經歷嗎?當時你是否發(fā)揮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
3、 你情緒不好的時候,覺得自己的胃口如何?會不會感到不想吃飯,睡不著覺,或覺得身體某個地方很難受?請舉一兩個事例。
師:從討論中,我們可以發(fā)現,有些情緒給人帶來積極的影響,有些卻帶來消極的影響。所以,我們又可以把情緒分為積極情緒或良好情緒和消極情緒或不良情緒。
反思:在你的情緒經歷中,哪些是積極情緒?哪些是消極情緒?
學生回答:略。
過渡:積極情緒對人的健康和發(fā)展有利,有利在哪里呢?
消極情緒對人的健康有害,有害在哪里呢?
看下面的故事
思考:“故事”中的人員身處沙漠深處,為什么最后得救了?
(并不是工程師的艾利特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使遇難人的悲觀與絕望的情緒被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所取代,激發(fā)了每個人的求生意志,使人們心里有了生的信心。本來只能維持一周的食物和水,竟然奇跡般地持續(xù)了十幾天,直到一隊偶然經過的駱駝隊到來而得救。)
出示圖片,分析不同情緒對人的行為和生活的影響。
比較: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當你處于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狀態(tài)時,你的學習、生活有什么不一樣嗎?
(當處于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時,學習效率有所提高,干什么都有勁。在不開心時,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東西老記不住,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勁。)
師:可見,不同的情緒對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fā)展有不同的作用。
師:這節(jié)課知識我們學完了。我把一句話作為教師的寄語送給在座的各位:快樂時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快樂呢?
目的就是對情緒進行分類。
此活動進一步從情緒給人帶來的影響上對情緒進行積極、良好和消極、不良的區(qū)分,為下一步不良情緒的作用做鋪墊。
故事
分析不同情緒對人帶來的不同影響。
加深對積極情緒對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fā)展起積極作用的認識,從而追求和培養(yǎng)積極地情緒。
收獲園地 讓學生談談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適當點播。學生會收獲到:人類最基本的情緒類型:喜、怒、哀、懼。少年的情緒特點是:比較敏感,但不穩(wěn)定;比較強烈,但相對脆弱;變化迅速,但不持久;容易沖動,缺乏理智控制。情緒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情緒又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不同的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fā)展有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