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走自立自強之路 學案
第八課 走自立自強之路 學案
第一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寄語:告別依賴,走向自立。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動的能力。3、情感和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重難點:1)依賴的危害是教學難點。2)自立能力培養是教學重點。學習流程:一、少年需自立環節一: [生活賽場,自主感悟]1、活動要求:1) 隨機抽取3—5名學生參與活動2) 比賽項目:疊衣服、疊被子。3) 時間:3—5分鐘。4) 評選辦法: 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質量最好者獲勝。5) 獎勵:生活自立獎。活動評價:誰做得最好?2、(生活小記者)采訪:*同學,首先向你表示祝賀,祝你在本次比賽中獲得勝利。那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你現在的感受怎樣?你能談一下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采訪:看到別人獲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環節二:[啟動思維,合作探究]小仲馬寫作之初,寄出的稿件連連石沉大海,父親大仲馬對他說:“ 你寄稿時給編輯先生附上一封信,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也許情況就會好多了。 ”可小仲馬不但堅決拒絕以父親的盛名作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筆名,以免編輯把他和父親聯系起來。經過堅韌不拔的努力,他終于取得了成功——長篇小說《茶花女》一炮打響,成為傳世之作。可以想像,假如小仲馬當年依靠父親的名氣從事創作,或許能發表一些作品,卻斷然不會創作出如此不朽之作。1、小組討論自立對小仲馬的成長起了怎樣的作用?2、自立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何意義?二、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環節三:[小組討論,展示交流]18歲的郝丁中專畢業了,在家等著父親給自己找工作,卻等來一紙冷冰冰的“自立協議”。協議中父親要求郝丁自謀職業養活自己。從小就養成了依賴習慣的郝丁,一下子被推出了家門。他帶著一肚子的埋怨和委屈,硬著頭皮到人才市場上去應聘。一向不善與人打交道的他,見了生人連話都說不清,一連幾個月都沒有找到工作,最后總算在一家打印社找到了一份打字員的工作,才有了暫時糊口的差事。每天早出晚歸的郝丁,在辛苦之余心里卻越來越踏實,畢竟能夠養活自己了。6年過去了,郝丁先后給人包過包子、釀過酒,還和幾個朋友做過小生意。他吃過苦、受過累、哭過鼻子,一次次的磨煉和摔打改變了郝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臉皮不那么薄了,獨立性增強了。現在,經過自己的努力,郝丁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已經是一名出色干練的廣告人了。年輕的他正向著更高的人生目標前進。1、從郝丁的經歷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讀課本89頁 “讀一讀”,思考:從小龍的成長過程中,你認為應怎樣自立?三、小結反思:四、課堂達標訓練:一、網絡知識填空1、少年需自立:⑴自立就是 ;⑵自立才能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