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學案(通用2篇)
《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學案 篇1
第八課 走自立自強之路 學案
第一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寄語:告別依賴,走向自立。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動的能力。3、情感和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重難點:1)依賴的危害是教學難點。2)自立能力培養是教學重點。學習流程:一、少年需自立環節一: [生活賽場,自主感悟]1、活動要求:1) 隨機抽取3—5名學生參與活動2) 比賽項目:疊衣服、疊被子。3) 時間:3—5分鐘。4) 評選辦法: 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質量最好者獲勝。5) 獎勵:生活自立獎。活動評價:誰做得最好?2、(生活小記者)采訪:*同學,首先向你表示祝賀,祝你在本次比賽中獲得勝利。那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你現在的感受怎樣?你能談一下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采訪:看到別人獲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環節二:[啟動思維,合作探究]小仲馬寫作之初,寄出的稿件連連石沉大海,父親大仲馬對他說:“ 你寄稿時給編輯先生附上一封信,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也許情況就會好多了。 ”可小仲馬不但堅決拒絕以父親的盛名作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筆名,以免編輯把他和父親聯系起來。經過堅韌不拔的努力,他終于取得了成功——長篇小說《茶花女》一炮打響,成為傳世之作?梢韵胂,假如小仲馬當年依靠父親的名氣從事創作,或許能發表一些作品,卻斷然不會創作出如此不朽之作。1、小組討論自立對小仲馬的成長起了怎樣的作用?2、自立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何意義?二、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環節三:[小組討論,展示交流]18歲的郝丁中專畢業了,在家等著父親給自己找工作,卻等來一紙冷冰冰的“自立協議”。協議中父親要求郝丁自謀職業養活自己。從小就養成了依賴習慣的郝丁,一下子被推出了家門。他帶著一肚子的埋怨和委屈,硬著頭皮到人才市場上去應聘。一向不善與人打交道的他,見了生人連話都說不清,一連幾個月都沒有找到工作,最后總算在一家打印社找到了一份打字員的工作,才有了暫時糊口的差事。每天早出晚歸的郝丁,在辛苦之余心里卻越來越踏實,畢竟能夠養活自己了。6年過去了,郝丁先后給人包過包子、釀過酒,還和幾個朋友做過小生意。他吃過苦、受過累、哭過鼻子,一次次的磨煉和摔打改變了郝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臉皮不那么薄了,獨立性增強了,F在,經過自己的努力,郝丁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已經是一名出色干練的廣告人了。年輕的他正向著更高的人生目標前進。1、從郝丁的經歷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讀課本89頁 “讀一讀”,思考:從小龍的成長過程中,你認為應怎樣自立?三、小結反思:四、課堂達標訓練:一、網絡知識填空1、少年需自立:⑴自立就是 ;⑵自立才能走向 ;2、告別依賴,走向自立:⑴自立就要克服 ;⑵獨立 ,自主做出決定;⑶積極鍛煉,提高 能力;二、選擇題1、你認為下列同學中,缺乏自立意識的人是( )①小剛做不出作業就抄同桌的 ②看到遠處有人在打架,馬上撥打110 ③別人學英語,他也學英語;別人練拳,他又去練拳 ④制定的學習計劃能按時完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有同學說:“培養自立意識是大人的事,與青少年無關!保ㄕ埢卮2---3題)2、你認為這一觀點( )a、正確,青少年不需要自立 b、錯誤,青少年需要自立,而大人不需要c、無法判斷,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d、錯誤,大人和青少年都需要,而青少年時期是培養自立意識的關鍵時期3、培養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 a、立是于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以小事做起 b、得到父母的物質幫助c、得到社會的關愛 d、有偉大理想,從大事做起4、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滴自已的汗,吃自已的飯,自已的事自已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依賴他人可以使自已走很多捷徑 b、人在心理上可以有依賴,但在行為上不能有依賴c、依賴他人可以提高我們做事能力 d、依賴心理阻礙我們走向自立自強5、德國詩人歌德說過:“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边@句話警示我們( )a、自尊自信 b、自強不息 c、自主自立 d、做自己的奴隸三、非選擇題材料一:一名女生經過三年的“煉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夢寐以求的重點大學,媽媽為她收拾好行裝,然后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學校報到、注冊,接下來由媽媽為她鋪好床鋪,掛好蚊帳,并買好飯卡。一切安排妥當,媽媽要走了,可女孩拉著媽媽的手哭了,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不知媽媽走后自己怎么生活。材料二:有一位女生,喜歡上網聊天,經常很晚回家。父母勸告她晚上不要頻繁外出,要求她在家好好復習功課,可她認為自己長大了,有權利安排自己的時間,故而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兩個流氓,如果不是有人報警,可能會發生不愿發生的事情。⑴材料一中女孩的大學生活會是怎樣的呢?⑵材料一給你的啟示是什么?⑶一個人是否做到了自立,能否獨立地作出決定是一個重要的標志。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課堂達標訓練參考答案:一、網絡知識填空二:1、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⑵自強; 2、⑴依賴性;⑵思考;⑶自立;選擇題三:題號12345答案cdadc非選擇題:(1)由于自己的自理能力較差,相信她的大學生活(前一階段)會一塌糊涂,做事無條理,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2) 答:一個處處依賴他人的人,是不會獨立地生活的。他們不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會有自己獨立的行動,就不可能走向自立。(3)能否獨立自主地作出決定是衡量一個是否自立的標志,但獨立地作出決定,并不意味著不聽取別人的意見,更不是一意孤行。另外,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學會合理安排學習與娛樂的時間,才能體現自己的自立自理能力。材料二中的女孩的教訓是及時而必要的。
第二框 描繪自強人生教師寄語: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以自強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培養自強精神。2、能力:能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培養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3、知識:認識自強的意義,懂得如何走向自強。教學重點:“描繪自強人生”,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人生當自強”是教學難點。學習流程:一、人生當自強活動一: 1、想一想:(見教材p91頁)(指名學生朗讀材料)①在賴晨光走過的生活道路上,始終堅持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態度?②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沒誰能打敗你,這種精神對陳寧的成功起到了什么作用?③自己的進取目標是什么?當遇到前進道路上的阻力的時候,是怎樣克服的?2、談一談:①自強者都有哪些表現? ②自強精神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活動二:1、(見教材p92頁)“大眼睛”姑娘蘇明娟(指名學生朗讀材料,其他學生思考問題。)說一說:①蘇明娟的行動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②自己身上具有蘇明娟的這種精神嗎? 對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 2、(學生朗讀教材p92頁第二段。)自強不息時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成的民族精神,自強精神有什么作用?二、走自強之路活動三:“網上長城”的故事(指名學生朗讀材料)小組討論,展示交流:在走向自強的道路上,正確的人生目標起到了什么作用? 活動四:丘吉爾的故事(指名學生朗讀材料)1、想一想:從丘吉爾的成功中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2、說一說:①自己有過戰勝自己的弱點獲得進步的事例嗎? ②自己身上還存在哪些明顯的弱點?打算怎樣去做?活動五:“神童”的故事想一想:“神童”的經歷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三、總結反思:四、課堂達標訓練:一、網絡知識填空1、人生當自強:⑴一個人需要 精神;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同樣需要 精神;2、走自強之路:⑴要自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 ;⑵要自強必須 ;⑶我們要在 中走向自強;二、選擇題1、要自強,首先就要( )a 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b 戰勝自我,超越自我c 發揚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短處 d 從小事做起,在生活中鍛煉自己2、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而是想辦法克服困難,這是 的重要表現( )a自立 b 自強 c 自理 d 自信3、自強不息是( )①沒有弱點的人才具有的品質。②我們的民族精神。③一個人成功必須具備的品質。④我們健康成長的強大動力。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4、走向自強我們應從( )a 大事做起。 b 難事做起。 c 小事做起。 d 幫助別人做起。5、下列做法不利于增強自強品質的是( )a 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奮斗 b 勇敢并善于戰勝自己的弱點 c 放任自流,貪圖享樂 d 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揚長避短。三、非選擇題一個人需要自強的精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同樣需要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⑴請你舉出近幾年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事例。(至少三例)⑵重溫這些事列,你有什么感受?課堂達標訓練參考答案:一、網絡知識填空二:1、⑴自強;⑵自強不息;2、⑴人生目標;戰勝自我,超越自我;⑶磨礪;選擇題三:1、a 2、b 3、d 4、c 5、c非選擇題: ⑴申辦XX年奧運會成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七號發射成功;奪取抗震救災偉大勝利。⑵為我們的民族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現在要勤奮學習,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將來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多作貢獻。
《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學案 篇2
第一課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師寄語: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學習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2、能力:提高自立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知識: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走向自立的途徑。
學習重點: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⒈認識依賴對走向自立的危害;⒉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⒊積極鍛煉,提高自立能力。
學習難點:少年需自立。只有自立自強的人才能自覺地服務他人,服務社會。
學習過程:
【生活警示】讀兩則故事思考:
故事一:一天中午吃飯時間,一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拿著一個熟雞蛋左看右看,不知道怎么吃。原來一直都是媽媽給他剝好,這一天早上媽媽沒有來得及給他剝掉雞蛋皮,他竟然不知道怎么吃下去… …。
故事二:德國人常說,他們的首要責任就是讓孩子懂得,一個人走向社會最終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強。在原聯邦德國的法律條文中,有一個有趣的規定,要求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
條文的內容是:
6歲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務。
6~10歲:偶爾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買東西。
lo~14歲:要剪草坪,洗碗,掃地,給全家人擦皮鞋。
14~16歲:要洗汽車,整理花園。
16~18歲: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給家里大掃除一次。
對于不愿做家務的孩子,父母有權向法庭申訴,以求法庭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以上兩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問題?給你的啟示是什么?
【合作探究】讀材料回答問題:
小仲馬寫作之初,寄出的稿件連連石沉大海,父親大仲馬對他說:“ 你寄稿時給編輯先生附上一封信,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也許情況就會好多了。 ”可小仲馬不但堅決拒絕以父親的盛名作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筆名,以免編輯把他和父親聯系起來。經過堅韌不拔的努力,他終于取得了成功——長篇小說《茶花女》一炮打響,成為傳世之作?梢韵胂,假如小仲馬當年依靠父親的名氣從事創作,或許能發表一些作品,卻斷然不會創作出如此不朽之作。
1、小組討論自立對小仲馬的成長起了怎樣的作用?
2、自立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何意義?
3、怎樣才能走向自立?
典例分析:小江雖然家境優越,生活無憂無慮,但他上中學時就自覺培養自立能力。進入大學后,他開始嘗試勤工儉學,先后做過推銷員、家庭教師、服務生等,在實踐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臨畢業時,某著名公司來學校招聘人才,經過面試和考察很快就相中他。
(1)該公司為什么會看中他?
(2)你認為該怎樣在實踐中培養自立能力?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達標訓練:
一、網絡知識填空
二、單項選擇題(見綜合能力訓練p85頁1、2、3題及p86頁3、4題 )
三、非選擇題
材料一:一名女生經過三年的“煉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夢寐以求的重點大學,媽媽為她收拾好行裝,然后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學校報到、注冊,接下來由媽媽為她鋪好床鋪,掛好蚊帳,并買好飯卡。一切安排妥當,媽媽要走了,可女孩拉著媽媽的手哭了,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不知媽媽走后自己怎么生活。
材料二:有一位女生,喜歡上網聊天,經常很晚回家。父母勸告她晚上不要頻繁外出,要求她在家好好復習功課,可她認為自己長大了,有權利安排自己的時間,故而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兩個流氓,如果不是有人報警,可能會發生不愿發生的事情。
⑴材料一中女孩的大學生活會是怎樣的呢?
⑵材料一給你的啟示是什么?
、且粋人是否做到了自立,能否獨立地作出決定是一個重要的標志。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
五、學習感悟
第二課時 描繪自強人生
教師寄語: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學習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以自強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培養自強精神;
2、能力:能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培養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
3、知識:認識自強的意義,懂得如何走向自強。
教學重點:“描繪自強人生”。
教學難點:“人生當自強”。
學習過程:
。ㄒ唬┳灾鲗W習
1、讀材料,想一想:(見教材p91頁)
、僭谫嚦抗庾哌^的生活道路上,始終堅持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態度?
、谥灰约翰坏瓜拢蜎]誰能打敗你,這種精神對陳寧的成功起到了什么作用?
2、(見教材p92頁)“大眼睛”姑娘蘇明娟(指名學生朗讀材料,其他學生思考問題。)
說一說:
、偬K明娟的行動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
、谧约荷砩暇哂刑K明娟的這種精神嗎? 對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
3、(學生朗讀教材p92頁第二段。)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成的民族精神,自強精神有什么作用?
典例分析1:18歲的山東青年陳州高位截肢,但身殘志堅,立志以手代步,“走”遍神州。在登上了普陀山、九華山、華山、五臺山后,來到北京八大處公園。在人們驚嘆、欽佩的目光中,他用雙手一“步”一“步”爬上了龍泉庵。
陳州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二廟鄉的一個農民家庭。12歲那年,不幸被火車軋斷雙腿。當時他萬念俱灰,幾次自殺未遂。1996年,蒼山縣殘疾人協會向陳州伸出了希望之手,將他吸收為殘疾人登山運動員。一直處于絕望之中的陳州從此認識到,殘疾人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他決心把登山作為終身的職業,并為此拼搏到底。
殘協沒有專職教練,也沒有正規的訓練。陳州選擇了獨行。他從山東出發,先后登上了普陀山、九華山、華山、五臺山,所到之處,受到了人們的熱情關注。XX年3月10日,他以頑強的毅力,花費11個小時,用雙手“走”過了7000多級臺階,登上了泰山絕頂。第二天,他又一鼓作氣,“走”下險峻的泰山十八盤。
4年來,陳州“走”壞了16個用來行走的木盒子,堅韌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他說:“殘疾人和正常人一樣,有理想、有追求。我的理想就是要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殘疾人爭光!
(1)面對艱難的境遇,陳州采取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態度?
(2)這種生活態度在陳州的人生之路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你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你打算怎樣做?
(二)合作探究
1、讀“網上長城”的故事,小組討論,展示交流:在走向自強的道路上,正確的人生目標起到了什么作用?
2、說一說:
、僮约河羞^戰勝自己的弱點獲得進步的事例嗎?
、谧约荷砩线存在哪些明顯的弱點?打算怎樣去做?
3、讀“神童”的故事,想一想:“神童”的經歷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典例分析2:
材料一:七年級學生小杜,一度沉溺于玩電子游戲機,經過老師批評教育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壞學生,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來。
材料二:小菊剛參加女子特警隊時,曾經因為自己個子小、貌不出眾而苦惱,其他隊員也認為她不是干這一行的料。但小菊沒有自暴自棄,經過刻苦訓練之后,她終于成為一名出色的特警隊員。
(1)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
(2)請你給材料中的小杜提幾條合理化的建議。
三、課堂總結:
四、課堂達標訓練:
。ㄒ唬┚W絡知識填空
。ǘ﹩雾椷x擇題(見綜合能力訓練p89頁1、2、3題及p90頁3、4題 )
。ㄈ┓沁x擇題
一個人需要自強的精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同樣需要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耪埬闩e出近幾年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事例。(至少三例)
⑵重溫這些事列,你有什么感受?
五、學習感悟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典例分析:(1)因為小江從小就注意培養自立能力,在社會實踐中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所以,在人才招聘會上脫穎而出:被該公司選中。
(2)要培養自立能力,就要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反復鍛煉,不斷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課堂達標訓練:
(三)非選擇題
(1)由于自己的自理能力較差,相信她的大學生活(前一階段)會一塌糊涂,做事無條理,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2) 答:一個處處依賴他人的人,是不會獨立地生活的。他們不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會有自己獨立的行動,就不可能走向自立。(3)能否獨立自主地作出決定是衡量一個是否自立的標志,但獨立地作出決定,并不意味著不聽取別人的意見,更不是一意孤行。另外,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學會合理安排學習與娛樂的時間,才能體現自己的自立自理能力。材料二中的女孩的教訓是及時而必要的。
第二課時 描繪自強人生
典例分析1:(1)陳州采取了一種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2)陳州身上所體現的自強精神,使他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想辦法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不斷地為自己設定新的目標,并激勵自己為實現目標而積極進。荒呐率窃谇斑M的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艱難險阻,他也能憑借堅強的意
典例分析2:( 1)要自強,不自卑,才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2)請老師和同學幫助他發揮出優點,重新確立自信,再找到自己的缺點努力去克服。(言之有理即可)
課堂達標訓練:
(三)非選擇題
⑴申辦XX年奧運會成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七號發射成功;奪取抗震救災偉大勝利。
⑵為我們的民族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現在要勤奮學習,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將來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