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三、案例分析,探究學習
播放視頻──震驚全國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
教師:在我們為失去的生命痛心時,讓我震驚的是制造這起案件的是4個未成年人,他們是如何走到一起?又是如何走向犯罪的呢?讓我們看一系列報道,揭開藍極速網吧縱火案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1、報道一──引出家庭保護
報道一:小軍(化名)──縱火少年犯之一,年僅14歲。在他不滿1歲時,父母離異。當時,法院將他判歸父親撫養,但由于父親阻攔,小軍再沒見過母親。之后父親對他不管不問,還經常打他。他的手掌經常腫得“跟饅頭似的”,至今,手上還留有痕跡。1997年,父親又開始吸毒,被勞教一年半,聽到這個消息的小軍只是默默流淚,自認倒霉。對于家庭教育問題,小軍爺爺表示:“家長對孩子沒有盡到責任”。
請思考:
①小軍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看報道一,你認為原因是什么?如何體現?
②小軍爺爺說:“家長對孩子沒有盡到責任。”家長應對孩子盡怎樣的責任?引出家庭保護的含義(注意聯系小軍的父母沒有做到)和作用,其中說完第一層作用后,請學生舉例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現哪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家長施壓、隨意打罵、輟學務工、虐待遺棄、歧視殘疾、溺嬰、棄嬰等。)第二層:教師出示漫畫《如此學習》和《劣父教子》。問這樣的環境適宜未成年人成長嗎?接著出示漫畫《學校大掃除》和《跑官》,問這樣的做法是否符合家庭保護的有關規定?讓學生明確過度的溺愛也是一種侵害。
過渡語:家庭是我們未成年人成長的搖籃,我們的性格、道德品質、都與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我們有權享受家庭的保護。當我們遭受家庭侵害時,應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應該像小軍一樣,只是默默流淚,自認倒霉。對我們來說最基本的家庭保護防線,在小軍面前第一個被沖跨了,讓我們繼續看報道二探究案例。
2、報道二──引出學校保護
報道二:新學期開學了,小軍每天準時離開家,晚上很晚回來。但爺爺還是產生懷疑,因為他從來不拿書包,書也沒翻過。一天,爺爺委托鄰居找到學校,才知道,這學期開學,老師根本沒有見過他。老師說:“家長干什么吃的,孩子上沒上學不知道?” 小軍爺爺聽到這些話的第一反應是:校長、老師干什么吃的?缺一個學生難道不知道,孩子不上學也不問問原因,也不及時告訴我們,把責任都推給家長?小軍曾說:“派出所到學校找過我后,老師就對我很冷淡,同學都擠兌我,我不愿意上學了。” 之后在學校里再也找不到小軍的身影了.
請思考:
①在這則案例中,小軍走上犯罪道路原因除了和家庭有關外,還和什么有關?為什么?
②學校應該怎樣做呢?
讓學生找出學校保護的含義、作用和內容;接著讓學生聯系實際,說出自己學校為發展教育學生身心,是如何做的?(運動會、藝術節、樓道安裝照明燈、設立心理咨詢室等)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學校對我們的保護;然后出示反面案例──豐鎮二中特大學生傷亡事故,理解出這一事件,違背了學校保護中關于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保障的規定。
過渡語:除了家庭之外,跟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地方就是學校!如果學校教育不當,對未成年人保護不夠,也會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阻。就像案例中的小軍一樣,他的第二道保護防線也被沖跨了,讓我們繼續尋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