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風雨中我在成長》教案
[課題]:挫而不折 積極進取[內容標準]:一1.4 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二1.3 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容應對挫折和逆境,勇于克服困難,積極進取.
(二)、能力目標:
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
(三)、知識目標:
知道戰勝挫折、磨礪意志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戰勝挫折的途徑和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因為: 學生只有了解和掌握戰勝挫折的基本方法,才會在遇到挫折時冷靜分析,找到合適的對策去戰勝挫折,并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經受磨練,走向成熟,成為生活的強者。否則,會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研究性學習、活動引領法、自主感悟法等。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整理勇于戰勝挫折的名人、偉人故事,也可以是自己身邊感人的故事。
教師準備:了解掌握中學生日常生活中普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調查了解導致中學生受到挫折的普遍因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挫折日記》:
“人生難免有挫折,這話一點都不假。
周一數學課上,錯題改了n遍仍然做不對------郁悶、無助;
周二校藍球隊選拔落選,還因為個矮被同學嘲笑-----失望、傷心;
周三英語測試又得59分----無奈、灰心;
……
我的生活怎能這樣?!唉----困惑。”
師:看了這則日記,你有何感想,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挫折?面對挫折你是怎么對待的?
師生共同交流體會引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組內探究
分組展示,集體探討
(一)、直面挫折,不畏不懼
※分享殘疾姑娘穆建新的故事:
穆建新個人資料:
優秀的殘疾人代表;中國第一代殘疾大學生;素有“中國第二個張海迪”、“輪椅上的歌唱家”之稱;中央電視臺等20多家新聞媒體曾報道過她的成長歷程;她靠自己的奮斗,先后三次在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中獲獎。
穆建新自述:
2歲時,醫生告訴我媽媽:你女兒患有先天性軟骨營養障礙癥。
7歲時,學校老師拒收我上學讀書,媽媽只好去央求領導,總算接收了我,可我的同學像看見怪物一樣,不愿跟我玩。
上大學后不久,父親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在極度悲傷中,我的病情加重,從此開始了輪椅生涯。
大學畢業后,縣文化館以我會影響單位形象為由,給我下了通牒——你不用來上班了。
※ 你覺得穆建新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哪些挫折?
小組合作討論,然后各組代表展示討論結果。
※師生共同探討感悟心靈:
很多人遭受這樣的挫折都會失去生活的信心,為什么穆建新卻能夠勇敢的面對挫折呢?
※引用穆建新自己的一段話來激勵學生:
無數次的打擊讓我正視了我的殘疾,正視了人們對我的偏見,再碰到挫折我都可以承受了。我還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行了調整,我要在聲樂方面有所發展,我要用歌聲挑戰命運,用微笑迎接生活中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