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導學案
導學案第 周第 課時 科目語文 課題 12《風雨》 課型 新授 備課時間:.9.21
主備人: 審核人________ 授課人_________ 年級七年級 班級_________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
2、體會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及側面描寫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3、認識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對大自然。
【學習重難點】學會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及側面描寫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資料準備】
1.走近作家作品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1952年出生,陜西丹鳳人。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賈平凹小說描寫新時期西北農村,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變革,視野開闊,具有豐富的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心理內蘊,富于地域風土特色,格調清新雋永,簡明自然。
2 .題目解讀
漢樂府《古歌》云:“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賈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寫于寶雞的這篇《風雨》,正是秋風秋雨瑟瑟而來的精彩寫照。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向學生提問上一節課的論語翻譯和字詞解釋。
預習檢測 1. 給加點字注音。
偌大( ) 剎那( ) 蜷曲( ) 屋檐( )疏忽( )錐形( )
2.解釋詞語
偌大: 剎那:
疏忽:
出示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賈平凹先生筆下的風雨場景。
活動設計 一、課前預習,感知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