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風雨中我在成長》教案
※教師引導:
你所知道類似穆建新這樣不懼怕挫折,在挫折中勇敢奮起的人和事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前的搜集整理以小組為單位進生整合并發布整合結果。
要師生共同探討的基礎上,教師再給以明確:
①貝多芬的故事:
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貝多芬)
②孔子在失意的痛苦中寫出了
《春秋》
③屈原在流放的痛苦中賦出了
《離騷》
④曹雪芹在家破的痛苦中完成了
《紅樓夢》
※經驗共享:
以自己所經歷的一次挫折為例,談談自己對挫折的態度及產生的結果。
※得出結論:
在逆境和挫折面前,讓我們記住: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決心。(在挫折面前,如果膽怯、懦弱,經不起考驗,向挫折屈服,其結果只能是被挫折所壓倒,在生活中將會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失去了奮斗的激情。如果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地去戰勝挫折,在生活中將會不斷進取,在不斷獲得的成功中創造出有價值的人生。)
(二)、冷靜分析,從容應對
※共同探討:
某班有兩位同學在一次考試中成績都很不理想,但他們卻有不同的態度:
甲同學:一怒之下把試卷撕碎,并發誓再也不學這門課了。
乙同學:難過得流下了眼淚,但他冷靜地分析了出錯的原因,認認真真地又把試卷重做了一遍。為了加深理解,他還筆記本上記下錯題,使這次失敗的記錄成為鞭策自己的動力。
以上兩位同學對待挫折的態度誰對誰錯?為什么?
小組討論共同探討,然后各組積極展示。
※感悟生活:
小紅因長得太胖而煩惱
小剛因媽媽偷看自己的日記而苦惱
小強因父母不和而失去了往日的歡樂
小博因好朋友不理解委屈
想一想:這些同學的挫折感應怎樣克服?
教師提示:可根據亞里士多德解決問題的三段式尋找解決的辦法。
師生共同探討并明確然后得出結論:
因為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冷靜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選準突破口,采取合適的對策,才能戰勝挫折。,在分析時也要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振奮精神,鼓起戰勝挫折的勇氣,樹立信心,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三)、自我疏導,自我排解
※實話實說:
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自己用過的自我疏導的方法。(見教材p102頁材料)
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聽音樂 、 欣賞大自然 、 看畫展 、 參加集體活動
教師講述:
當我們遇到挫折、失敗的時候,一味地自責不僅于事無補,而且還會成為我們走向成功的一塊絆腳石。面對挫折,我們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導。
(四)、主動尋求幫助
※出謀劃策:
阿秀向同學訴苦說:“我在學習、生活中有了難題,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但有的同學卻嘲笑我,說這是沒出息、懦弱的表現,為此我很苦惱。”
請你告訴阿秀:請求幫助是沒出息的表現嗎?
※小組共同探討得出結論:
當一個人遭到挫折時,能得到親人和朋友的幫助,這對增強戰勝挫折的信心和勇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講述: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當遇到挫折時,尋求他人的幫助是很有必要的。遇到挫折時不要悶在心里,應該找個朋友傾訴,或者告訴家長和老師,請求他們的幫助。我們要認識到“主動尋求幫助”,對我們青少年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限于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看問題的角度等方面的原因,往往會對問題產生片面的認識,甚至鉆了牛角尖而不能自拔,這時,老師、家長或朋友的一席話,就可能會使人產生茅塞頓開的感覺,對我們戰勝挫折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