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眾一心奔小康—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教案
第二十六課 萬眾一心奔小康 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
第一課時 全面發展的小康目標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知識與能力
幫助學生了解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已經達到小康水平,正確理解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小康。
教學重點:感受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小康正確理解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小康。
教學方法:主要進行資料介紹和圖片展覽,讓學生談感悟。
教學過程:
生活在線:
誰不說咱家鄉好――列舉家鄉新變化
靚起來的服飾、快起來的通訊方式、高起來的文化程度、大起來的住房面積、好起來的交通工具--------
請你任選一個主題給同學們講講有關變化的表現。并討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感受“小康”:
1、小康的含義:在溫飽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
2、黨的十三大制定了實現宏偉目標的戰略部署(三步走)
1990:到20世紀80年代末,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溫飽問題。(溫飽)
: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小康)
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關注貧困:
1、 觀看落后地區的一組圖片:
(1)圖片反映了什么問題?
(2)我國政府為改變這些現象,采取了哪些措施?
2、 閱讀教材107頁信息點擊的內容。
3、我國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明確目標:
1、中共“xx大”提出的“小康社會”又是怎樣的呢?
總:六個“更加”:經濟、民主、科教、文化、社會、生活
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以展四個方面的具體界定(略)。歸結起來,是六個“更加”
2、中共xx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容
經濟:必須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XX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政治:必須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依法治國方略深入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文化:必須切實加強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社會事業:必須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可持續發展 :必須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