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二單元復習提綱
第三課 走向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的含義: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自立就是不依賴別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依靠自己的勞動生活,獨立思考,獨立處理事情。
2.自立的表現:(1)獨立地、科學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2)自主地、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處理自己學習中的問題。(3)自主處理自己所遇到的社會問題,靠自己開創自己的事業。
3.自立的重要性:(1)自立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我們獲得幸福人生。(2)自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煉過程。(3)自立是我們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鍛煉過程,可以培養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注重親情、尊重他人等優良品質。(4)自立能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自立的性質:自立是一種人生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5.走向自立我們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銷自己的能力,⑵與人溝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⑶遠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等。
6.人生需自立的原因:自立可以培養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看重家庭親情、尊重他人等品質;還能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立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7.自立的意義:自立是青少年生活能力的鍛煉過程,也是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鍛煉過程。在鍛煉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完善自己,學會自尊,增強自信,提高法律意識;逐步地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與他人溝通和交往,和諧相處;積極地融入社會,關愛社會,奉獻社會,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能夠自立自強的人。
8.自立的必要性:(1)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和溫室中,終究要離開家庭和學校的呵護,走進社會,經風雨、見世面。(2)我們婚姻法第21條明確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也就是說,成年子女如無特殊情況,父母將不再承擔撫養義務。(3)現在不儲備自立知識,鍛煉自立能力,培養自立精神,我們將難以在未來的社會中自立。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1.自立與幫助的關系:自立不是拒絕幫助,長輩的知識、經驗畢竟較多,生活閱歷也豐富,看問題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學、就業等重大問題時,要多征求與聽取他們的意見,作為自己解決重大問題的參考。自立應該是既有自己的主見,又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也善于接受別人的幫助,而不是拒絕別人的幫助。那種認為自立就是拒絕幫助,甚至跟父母對著干的想法不利于自己的成長。
2.自立與依賴的關系:依靠不是依賴,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就需要相互幫助、相互依靠。自立的過程中需要必要的依靠,依靠師長的經驗和智慧,使我們少走彎路,更好地解決問題。所以,自立需要必要的依靠而不是依賴。
3.依賴心理的表現:思想上缺乏獨立意識,作判斷、作決定總要依賴他人;行動上依賴別人的指導和督促,甚至讓別人代替自己來行動。
4.依賴思想的危害性:⑴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