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樣的情緒》教學設計
總體設計意圖:當我們把課程理解為“知識”時,它就像圣經一樣,顯得那樣權威,不容我們有一絲冒犯和褻瀆。但當我們把課程理解為“體驗”“活動”時,它又顯得是那樣的開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設計本節時沒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學生的生活作為構建課程的基礎,精選大量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場景,設計了一系列學生自主參與的,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豐富多樣的情緒,在活動中感悟情緒的產生和作用,以達到教學效果,從而詮釋“課程即體驗”的理念。
課標要求 理解情緒的多樣性,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情緒的含義,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知道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理解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2)能力目標:結合事例分析情緒的表現方式;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積極情緒,并克服消極情緒。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正常的心態,理解個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是正常的現象。在實際生活中克服消極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 教學重點:情緒對人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教學難點:情緒的含義 教學策略:活動、舉例、討論、比較方法,通過各種情景體驗,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自己的動手、動口、動腦中體驗情緒。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公開課)
今天許多領導和老師來到我們教室,聽我們的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緊張、害怕等等)老師:老師也感到緊張、激動,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有這么同行來指導聽課,很怕自己講不好。緊張、高興、害怕等這些代表情感體驗的詞語,反映的就是人的情緒。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豐富多樣的情緒世界。 設計意圖:由于“情緒”的概念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提供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有真實的情緒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學習新課、 活動
一、情境再現(多媒體展示): 《身邊的故事》:早上小明起床晚了,怕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急急忙忙往學校趕;上課了,老師公布了考試成績,當聽到自己的成績很高,非常高興;下課后同學又和他吵架,小明很生氣,與同學吵了起來. 學生分析得出:高興、興奮、恐懼、害怕、氣憤、生氣等
教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這些感受,就是人的情緒表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都會有情緒存在,一切活動都會打上情緒的印跡。人們就是在這五彩繽紛的情緒世界里,體味著人生百味。
(板書)情緒萬花筒
設計的意圖: 設計的小明的生活情景話題有點“湊巧”,但來自學生日常生活或者學生所熟悉的事情,從而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演。
活動二:情緒詞典 據統計,與情緒有關的詞匯有近千個,下面請同學們說出有關情緒的詞語。
【活動1】:詞語接力游戲。發給每組白紙,看哪組列出的描繪情緒詞語最多,小組競賽展示。時間為5分鐘。(根據各小組情況,老師進行恰當的評價 )
【活動2】:對號入座——學生將展示的描繪情緒的詞語分組歸類。(學生得出的結論)情緒的類型:喜、怒、哀、懼(板書)師:人的情緒在這四種基本情緒的基礎上,可以組合成許多種情緒狀態。如驚喜、悲憤、百感交集等等。 [活動3]:(表情接力游戲)抽簽選一組中的一行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不能用言語,只能做表情。由第一位同學開始表演一種表情(喜、恕、哀、懼抽取),再逐個傳遞,看他們表現出的情緒有無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