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遭遇冷暴力,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生活在一個大的家庭里面,成員有很多,很難避免孩子不會出現被冷落的情況,當家長成為孩子出現被冷暴力的情況下家長應該怎樣避免孩子的影響呢,通過下面的內容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冷暴力”有什么表現?
1.冷漠型:大人無視孩子的存在,對孩子漠不關心。
2.教訓型:大人高高在上,一味批評,教育變教訓。
3.威脅型:大人動轍以嚇唬、威脅的語氣來批評孩子,如:“你再不遵守紀律,我就讓你媽媽接你回家。”“你再打別的小朋友,打110,讓警察來抓你……”
4.嘲諷型:大人對經常違紀的、打罵同伴的孩子冷嘲熱諷,如:“你這個壞蛋,干嗎老是打人?再打人就給我滾出去”。
5.孤立型:大人對孩子進行不公正的孤立。比如,孤立他,讓同伴都不和他玩。
6.控制型:有的教師和家長習慣于發號施令,嚴密監視小朋友的一舉一動,使孩子絕對服從他們的意志和愿望。幼兒教育
如何辨別孩子遭遇了冷暴力?
1、在一段時間里,老師有沒有跟孩子說話,有沒有提問孩子。
2、有沒有疏遠和冷落孩子,對學生愛理不理。
3、發現孩子一旦做錯事,不分青紅皂白,立即劈頭數落或言語威脅。
4、做游戲、搞活動或者外出旅游時,老師和大人將孩子“晾”在一邊。
5、家長提起老師,孩子拼命逃避,不敢說起老師。
6、老師批評過度,從不認可孩子,甚至全盤否定孩子的一切。
為什么會出現“冷暴力”?
老師素質問題
梁主任(廣州真光幼兒園):我們幼兒園做得很好,不會有涉及到“暴力”或者“冷暴力”的事情出現,我認為,如果有些老師對孩子使用了“冷暴力”,可能是跟師德教育和老師的素質有很大的關系,老師的素質不好,幼兒園的師德教育不落實,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幼兒教育
原因復雜
朱園長:這個問題有點復雜,有老師的原因,比如有的老師素質不高,專業水平低,不懂孩子的心理。其二,導致老師出現“冷暴力”,也有來自家長的壓力,其三,老師所在的幼兒園氣氛很差,管理不到位,待遇比較低,人際關系缺少和諧,那么老師的工作熱情就大打折扣了。
“冷暴力”對孩子有什么傷害?
引發“深度懲罰”
曾紅臺:幼兒園冷暴力是對孩子的精神懲罰。如果老師對孩子冷暴力,那么同伴也會仿效,集體孤立遭受冷暴力的孩子,這就引發了“深度懲罰”。
抗拒教育
彭園長:如果孩子遭遇了“冷暴力”,感受不到集體的溫暖,心理陰影很大,經常鬧情緒,那么他不喜歡上幼兒園,不喜歡老師,變得敏感多疑,抗拒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幼兒教育
變相懲罰
鄧老師(廣州開發區第一幼兒園):傷害孩子的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心理上是主要的,比如對自信心的培養有極大的影響,這種傷害看似比較隱蔽,其實質是對孩子精神的虐待,是對孩子的一種變相懲罰。
當孩子遭遇“冷暴力”后,家長如何處理?
既然家長到幼兒園是為了了解實情,究竟是找孩子的老師談還是找園長?廣州開發區第一幼兒園鄧老師說:“家長不要一來到幼兒園就立即去領導那里告狀,這樣會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壓力,增加心理負擔,有可能這樣不能解決問題,教師日后會拿孩子發泄,老師不是圣人,老師也會有情緒的,弄不好,原本不存在‘冷暴力’就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