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動》說課稿模板(精選2篇)
《籃球運動》說課稿模板 篇1
一、說教材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的上籃技術,行進間高手上籃是籃球運動最常用的技術,是中學籃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著重上籃步伐的練習,為以后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班級為初中學生,由于初中學生具有好動,活潑的特點,但又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和自學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我采用了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法,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運球上籃練習,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技能目標:使學生基本掌握行進間低手上籃技術,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使學生自主學習和鍛煉。
3、情感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的優良品質,以及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團隊意識。
四、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就是使學生正確的掌握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同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1、本課的教法:
A、提問教學法——通過提問奧運會和籃球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
B、講解示范法——通過師生共同做行進間徒手操———原地球操———行進間球操。
C、討論、歸納法——討論是以如何掌握運球與上籃為中心,旨在鼓勵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對學習整堂課后的所學所感進行討論、歸納。
2、學習方法:
A、自主探究法
B、分析歸納法
C、思考評價法
D、總結反思法
六、說教學過程
1、準備部分:
課開始時,我先通過提問奧運會和籃球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通過師生共同做行進間徒手操———原地球操———行進間球操。讓學生有展示的平臺。同時在玩的過程體會動作,通過以表演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掌握技術的重要性。
2、基本部分:
A、運球接力比賽:鞏固和提高學生控制球的能力,為行進間高手上籃的教學服務。
B、主動參與階段:通過先觀看事先準備好的技術圖片,接著講解動作要點,然后練習行進間低手上籃,讓學生先掌握腳步動作,再讓學生練習手持球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最后再對籃框做行進間低手上籃,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C、分層次教學:接著讓學生開展自主練習,小組合作,小組長發揮骨干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內容的三步上籃動作,通過巡視,糾正錯誤動作。
D、成功展示教學:學生互相觀摩學習,讓技術掌握較好的同學展示動作,體驗成功樂趣、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結束部分:
課的結束部分,我安排了放松舞讓學生在練習的同時達到身心放松,另外為彌補課中動作技術學習時間的不足,還布置學生課后進行運球技術的練習。促使學生多一些時間從事體育運動,從而達到提高身體素質,增進身體健康的目的。
七、說效果預設
1、80%以上可以掌握原地運球。
2、70%以上可以掌握行進間運球。
3、60%以上可以初步掌握三步上籃技術
4、預計整節課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為160次/分左右。
八、說教學特色
1、教學過程注重加強學生對體育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滲透。
2、課堂設計在注重構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注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3、“在教學中出示圖片,讓學生觀看后,然后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
4、通過分發評價表,對學生本堂課所掌握技術動作、情感價值進行如實評價。
5、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系融洽,呈現富有活力的局面。
《籃球運動》說課稿模板 篇2
說課分為六部分:說教材、說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說學情、說教法、說教學程序、說場地與器材。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1)玩小籃球
(2)游戲:運球接力比賽
(3)教材分析:
玩小籃球是在小學水平一所學過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教材。其目的改進和提高控球的技術,發展控球能力和協調性及機智、靈活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相互配合協作的集體主義觀念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掌握控球技術和球性練習方法。
(2)技能目標:發展學生上、下肢力量和身體的靈敏協調性。
(3)情感目標:通過發展學生體質,促進身心健康,培養學生靈活、機智和敢于創新、敢于拼博及團結協作的觀念。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主題:“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玩中學、學中玩為主旨”。圍繞這一教學主題,根據新的體育教學理念來完成。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對球的控制能力。
(2)教學難點:控球動作的協調性。
二、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本課教學以新的“體育課程標準”為教育指導思想。
(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課的設計到評價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每個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增強集體意識。
(二)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由于學生身體條件、運動技能等方面有個別差異,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使學生每人得益。
(三)每個學生都有自由想象的創造空間,讓其大膽創造發揮。教學中設計了多處空間讓學生通過想象學習練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課堂的效果。
三、說學情
水平二的學生正處于身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和生長發育期,可塑性大,好勝心強,勇于克服困難,喜歡玩球和參加活動性的游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選擇適應他們生理和心理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在練習中去思維,去發展他們的體能和智力。
(1)有利因素
四年級學生比較好動、活潑、好勝心強,求知欲望高,只要引導得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容易實現。
(2)不利因素
四年級學生有意注意力集中較差,依賴性強,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傾向,在教學中我采用趣味性、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還要多表揚、多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團結合作的意識。
四、說教法
針對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培養想象創新能力”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講解法教學:精講多練,抓住重難點。
2、示范法教學:動作規范、美觀,具有模仿性和靈活性。
3、自主教學:給學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動和想象空間,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4、啟發教學: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實踐分析,來掌握技術動作,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5、團體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小團體比賽互相促進提高,加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學生形成互幫到助共同提高的集體意識。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常規全課可分為啟發興趣、愉悅身心、育心強體和恢復身心四個階段。
1、啟發興趣階段。
課堂常規、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導入課題。
2、愉悅身心階段。
在教師帶領下,學生做各種各樣的簡單球操熱身。
3、育心強體階段。
本課的主體部分,是教與學的關鍵,采用分組和不分組的形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圍繞教學目標的任務展開。
(1)玩小籃球:多樣化的玩球練習,克服運動教學的單調枯燥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能初步掌握控球技術動作。
(2)游戲:運球接力比賽: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在玩中學、學中玩。
4、恢復身心階段。
(1)用廣播操最后一節來做放松運動,消除劇烈運動而產生的緊張狀態,恢復生理、心理負荷,使身心得到放松。
(2)小結:用回憶法來回顧這堂所學過的動作技術。
(3)布置收拾器材。
六、場地與器材
1、根據授課地點的場地,本課安排在籃球場上進行,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進行提高教學質量。
2、為確保每一個學生充分練習以教師的示范,選用小籃球20個,力求達到“在歡樂中學習,學習中歡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