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故事說課稿(通用2篇)
大班故事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小故事會,故事會包含的內容有多種多樣,廣義上說有動物故事會、故事大會等,狹義上有幾個簡單的故事組合而成的,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我確定了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調皮的太陽》。
一、教材分析
對大班幼兒來說,他的生活周圍充滿了各種通話故事,他們喜歡欣賞幽默、有趣的故事。故事《調皮的太陽》,它是一篇幽默、活潑、篇幅短小的故事。故事中用詼諧短語,讓幼兒感受了從早上到中午,太陽的變化,故事中語句工整,有規律,很適合中班幼兒欣賞,且中班幼兒的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述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如何將故事用更好的形式供幼兒欣賞、理解,從而培養幼兒愛聽故事的興趣是成功開展此活動的關鍵。
二、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終點,是教學內容的歸宿,對整個活動具有導向作用,考慮到幼兒對太陽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其中有相對獨立的成分,又又相互融合的一面。
1、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短語。
我認為,語言活動最主要的是理解故事內容并能學說,所以我將目標1作為本此活動的重點,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發展水平,我將側重點放在學說故事中的短語。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述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目標2是從能力方面來制定的,因為中班幼兒雖然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但是用完整的語句表述對作品的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將本目標作為本此活動的難點。
3、能用肢體動作表演故事內容,喜歡聽故事。
目標3是從情感方面入手來制定的。
整個目標的制定注重了整合性,解決重難點的方法,我采用了幼兒最觀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在邊看邊說中解決難點。
三、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我為幼兒提供了前期的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兩方面。為了更好的開展此活動,在活動前,我請家長陪同孩子一起感受太陽光照射在身上的感覺。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媒體課件和胸飾,通過繪聲繪色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創設寬松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佩戴胸飾,幫助幼兒創設說的機會。
四、教學流程
每個教學過程都是很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的教授能力,我將教學過程分四部分來完成。
創設情景,導入課題——完整欣賞,集中交流——分段欣賞,體驗愉悅——角色表演,拓展延伸
現在我來具體講講我的實施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太陽寶寶今天來我班做客,你看看,它的表情是怎么樣的?
這一環節,我采用了幼兒感興趣的情景活動導入,能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導入話語簡短,目的性強,為幼兒進入下一環節做好了鋪墊。
2、完整欣賞,集中交流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為什么太陽寶寶看上去有點調皮呢?配合音樂,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師自己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這一環節教師用自己抑揚頓挫的語言感染幼兒,讓幼兒感受故事的有趣,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聲形并貌,從而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3、分段欣賞,體驗愉悅
逐一播放每一個畫面,提問:調皮的太陽到那里了?它做了什么?
這一環節,通過會說會動的多媒體課件畫面,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逐一出示圖片是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幼兒才敢說,會說,想說,為幼兒創設的寬松的語言環境,問題的設置有層次,兼顧個體差異,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4、角色表演,拓展延伸
故事聽完了,那請你跟著故事一起來表演表演好嗎?
這一環節是在欣賞故事的基礎上用動作來表現,是鼓勵每一個孩子都動起來,也是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對故事的理解。
大班故事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為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并且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情節,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用了這一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知識目標: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技能目標: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重點、難點
由于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在故事教學中,我把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語言的發展是反復練習、不斷改正、逐步規范的過程,幼兒在使用不同的語調表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因此我把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作為本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學具的準備
物質上的準備
我為幼兒準備了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小白兔、小雞、小貓頭飾。
知識上的準備
我在活動前讓幼兒了解了下雨天需要的各種雨具。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難點,我采用了視、聽、講、演相結合的方法。
“視”,就是引導幼兒觀察動畫課件中的內容。
“聽”,是引導幼兒傾聽老師的語言啟發、誘導。
“講”是幼兒講,滿足幼兒說的愿望。
“演”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滿足幼兒樂于表現的愿望。
學法
本次活動多采用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能在角色扮演中充分表現自我。還結合了觀察法,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獲得直接的印象。“結果前置提問法”是讓幼兒在想像、創造性思維中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及重點難點,我整個活動貫穿于游戲之中,把活動分為三個部分,設計以下教學程序:
1、導入活動:猜謎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這一環節旨在短時間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感知游戲內容。
2、理解故事,掌握學習方法
(1)、運用“結果前置”的提問方法,教師有感情地講述第一遍故事
在講述故事時,教師不出示任何教具,是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在邊傾聽邊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故事內容。講述完后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么?”“故事里有誰?”
(2)、觀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滲透情感體驗
通過觀看課件,結合故事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白兔、小雞、小貓之間的對話,如:全體幼兒一起說、師幼分角色說、幼幼分角色說等不同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其中還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來表現小動物的情感,從而內化為幼兒自己的行為。
(3)、再次欣賞課件,遷移故事主題
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獲得“當遇到困難時,要學會想辦法,學會關心、幫助他人,被別人幫助后要道謝。”的一系列美德。
游戲《找朋友》結束活動。
整個活動貫穿游戲之中,讓幼兒感受更多的快樂。
六、說活動延伸
表演游戲:《下雨的時候》教師提供道具、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的表演,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續編故事:教師提供指偶,幼兒借助直觀的動物形象進行續編。
活動名稱:故事《下雨的時候》
活動目標:
1、體驗幫助別人與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2、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flash動畫課件 小白兔、小雞、小貓頭飾
2、知識準備:活動前讓幼兒了解各種雨具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兒歌《小朋友想一想》導入主題
我們一起玩一個猜謎游戲吧!
師: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鼻子長?
幼: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
師: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尾巴長?
幼:尾巴長是猴子,猴子尾巴最最長。
師: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耳朵長?
幼:耳朵長是小兔,小兔耳朵最最長。
基本部分:
教師運用“結果前置”的提問方式講述第一遍故事。
(1)、小朋友們真聰明,小白兔為了獎勵大家,給大家送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下雨的時候》。教師講述:天氣真好,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一會兒看看花,一會兒采采蘑菇,玩的真高興。忽然刮起風,下起雨來了,
(2)教師提問:小白兔該怎么辦呢?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么辦?
(3)、教師繼續講述:……
再次提問:小雞被雨淋的“嘰嘰嘰”直叫,小白兔會怎樣做呢?小雞又會怎么說?
(4)、教師用留空的方式與幼兒一起說出小白兔、小雞與小貓的對話。
(5)、講述完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誰?
2、觀看flash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滲透情感體驗。
(1)、這個故事真好聽,它還有動畫片呢!我們一起看一看、聽一聽。
(2)、提問:小白兔用什么當傘?他把樹葉放在哪里避雨?(學動詞:頂)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兔?
(3)、小雞被雨淋濕了,心里有什么感受?誰幫助了它?怎么說的?小雞得到幫助后,心里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它說了什么?
(4)、分角色學小白兔與小雞的對話。(要求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進行表演)
(5)、小貓被雨淋濕了心里有什么感受?誰幫助他的?說了什么?得到幫著后小貓心里又有什么感受?說了什么?
(6)、分角色表演小白兔、小雞、小貓的對話。
(7)、請幼兒分組扮演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對話。
(8)、請三位幼兒分別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3、再次欣賞課件,遷移活動主題。
(1)、你喜歡小白兔嗎?為什么?
(2)、當你遇到困難時,你會怎么做?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你又會怎么做?
三、結束部分:游戲《找朋友》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都是會想辦法,愛幫助人的好孩子,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快樂的。現在請小朋友去找個好朋友感受更多的快樂吧!音樂游戲《找朋友》。
活動延伸:
表演區游戲:《下雨的時候》
教師創設故事情境,提供動物頭飾,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
運用指偶續編故事:小白兔他們還遇到了誰又是怎樣說和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