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作業的減負(一)
所謂精選數學作業題,就是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從課本和練習冊中,把作業題選精,或教師有針對性地自行設計數學作業題,使學生通過做這些作業題得到所期望的發展,而且練得恰到好處。為什么要精選數學作業題?有 “質” 和 “量” 兩個方面的原因。就“質”而言,我們可從理論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選數學作業的重要性。如果學生是通過“做和反思”學習數學的,那么他們做什么樣的數學題,就將形成什么樣的數學經驗和能力,并進一步積淀或升華為什么樣的數學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學生應當做什么樣的數學題,不僅反映了教師的數學教學經驗,還折射出他們的數學教育觀念。而教育主管部門對數學教材中練習題的選配和考試題目的編擬,也反映了他們的教育價值觀。
就“量”而言,認真多做數學題,確有提高數學成績之效。但憑“題海”取勝,負擔過重,事倍功半。而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掌握知識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這就從兩方面決定了數學作業不能過濫,更不能簡單地以熟求巧,而必須精選,這是減負的重要手段。
當然,能從浩如煙海的數學題中精選作業,確實是數學教師功底的體現。這不僅要選配適當的模仿性訓練題,以達鞏固記憶、熟練應用之效,還應從更高的觀點審視教育,特別是數學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體的概念教學而言,應力求牢牢抓住與概念體系中環環相扣的“環”相應的習題,有計劃、有步驟地把這些習題分配到每次的作業中。另外,最好每次的作業題都呈現一定的梯度,教師可以根據作業題的構成,適時選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題方法靈活的習題,甚至還可以編纂一些錯解辨析、悖論質疑及無定解的開放式問題,以便給學有余力的學生留下發揮的空間。對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習題,要大膽舍棄或往后推。只有這樣,每次作業才能體現出“精選”二字,恰似教師經過潛心烹調后,奉獻給學生的一盤色、香、味俱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