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學中的數學滲透
今年小學六年級數學畢業測試題中有一個關于工程進度圖表的題目,請同學們根據所繪圖表曲線解答:3個工程進度問題,不由得使我想起在六年級上學期中,所教自然課中的第八課:關于人的生長發育——青少年身高增長變化曲線圖的教學。抽開工程進度和青少年身高增長變化這一層面紗,圖表的繪制原理和圖表分析方法基本是一樣的。當時我在教這一課時,我在課堂上引入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在黑板上畫一個粉筆點(即平面上一點)如何利用數學知識來確定他所在黑板平面的位置,同學們頓時來了精神,七嘴八舌,順勢中我介紹了教材直角坐標的圖表制作方法,當同學們做完圖,在訂正后我又引導同學們分析圖中曲線上任意一點的位置確定方法及曲線坡度大小可能所牽涉的問題,同學們對曲線有了研究的興趣。看到離下課還有一點時間,我又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如果要確定我們教室的一盞燈的位置(空間一點的位置確定)又如何定位?同學們的小嘴嘰嘰喳喳,一會兒,有同學提出思考線索了,他讓我興奮,同學們的思考由平面到空間在不斷地延伸著。自然教學中的數學滲透使我的心里快樂而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