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刻苦學習
3、聽課文最后一部分錄音。
提問:冼星海取得了哪些成就?
小結:冼星海面對困難,靠著自己勤奮刻苦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取得了成功。就連敬愛的周總理都曾頌揚他“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他最終也成為人民的音樂家。
(板書:取得成就)
三、深化課文內容,提高認識。
1、聽映雪囊螢的故事(幻燈演示)。
提問:孫康和車胤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是怎樣學習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什么精神?
小結:古人孫康和車胤家境非常困難,連照明的條件都沒有,但是,他們并沒放棄學習,而是想盡辦法,創造條件學習。他們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古人相比,我們今天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不知比他們優越多少倍,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么好的條件,刻苦讀書,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辨析練習。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冼星海刻苦學習的事跡,也清楚地看到了古代的少年兒童是如何刻苦學習的,請大家評論下面的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出示投影片。)
1、教師布置寫作文,小林胡亂寫了兩段,覺得寫不下去了,就不再寫了。
2、小剛因生病缺了課,學習一時跟不上,便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數學作業有幾道題不會做他就不做了。
提問:小林和小剛在學習中遇到苦難是怎么做的?他們這樣做有什么結果?當學習遇到困難時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要向冼星海學習,刻苦讀書,遇到困難盡量克服,這樣才能取得優異成績。
3、盛夏,小雄覺得熱得難受,他沒寫完作業,就跑到外面乘涼去了。
知識創造財富。
小結:學習條件不好,我們應把它看作對自己的考驗,以此來鍛煉自己,克服困難,取得好成績。
同學們,你想對這三位同學說些什么?
小結:學習條件差,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在我們學習過程中會經常遇到,但我們不能把它當作負擔,而應該克服困難,刻苦學習。
五、創設情景,指導行為。
1、小明的腳燙傷了,沒法上學,耽誤了功課,如果你是小明應該怎么做?
2、小華家的親戚朋友特別多,每到晚上學習時間,總有人在家玩,如果你是小華,會怎么做?
3、小明最害怕寫作文和做應用題了。請你告訴他怎么做?
小結:學習是艱苦的,會遇到各種困難,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下苦工夫學習,克服各種困難。
六、聯系實際表揚班內刻苦學習的同學,說一說他們是怎么做的。
播放家長的講話錄音(孩子是如何刻苦學習成為一名優秀學生的事跡)。
小結:古人在艱苦的環境下創造條件也要學習,我們身邊也有刻苦學習的榜樣,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珍惜這良好的學習條件,做一名好學生。
七、老師贈送格言。
1、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2、欲得真學問,須下苦工夫。
3、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