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二年級下品德與社生活教案2
第六課幫助他人我快樂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活動主要通過用游戲、小故事等形式,使同學們切身體驗到殘疾人的不易,懂得應當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繼而讓同學們認識一些殘疾人和老人專用設施,教育他們保護這些設施;還通過圖片、視頻等輔助手段,使同學們接受一些榜樣教育,激發他們產生樂于幫助別人的情感。再通過課后去福利院、老人院等慰問的形式,讓學生切實體驗到幫助別的快樂。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助人為樂是對人友愛的表現。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全國助殘日,農歷九月初九為全國敬老日。
(二)能力目標
樂于幫助別人,特別是老年人和殘疾人。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幫助別人給自己所帶來的愉悅情感。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樂于幫助殘疾人和老年人。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樂于幫助殘疾人和老年人。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游戲
教學媒體
多媒體、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2~3個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前準備】
1.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搜集一些與殘疾人相關的資料。
2.讓學生搜集班里樂于助人的事跡。
【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我們下面做一個模擬游戲好嗎?
學生:(略)
(讓同學們閉著眼鏡走一段路;用一只手系鞋帶;用一條腿走路;不說話,用手勢表達清楚一件事情等。就是讓學生模仿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做事情。)
老師:大家做完這些游戲,有什么感受呢?殘疾人在生活和學習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最需要什么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殘疾人學習或生活是非常的不容易。他們需要我們的理解關心和幫助,對不對啊?
學生:(略)
老師:所以,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上應該幫助類似這些有困難的人。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故事。(過渡)
【講授新課】
一、小故事:一個都不能少(板書)
老師:同學們,打開課本第二十四頁,我們看一看圖中說了一個什么故事,然后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給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大家想一想,李剛聽到春游的消息后,為什么一聲不響坐在那里呢?他當時的心情怎樣呢?下面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李剛是自己不能正常走路,以至于不能和同學們一起去春游,他當時一定很難過。后來,同學們是怎樣幫助他的呢?得到幫助后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同學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學生:(略)
老師:同學們講的很好,可見知識不僅在課堂上能夠學到,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大家說是不是啊?
學生:(略)
老師:同學們說得不錯,李剛在得到同學們的幫助后,臉上露出了笑容,同學們也露出了笑容。可見,同學們幫助李剛,也從中得到快樂。所以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幫助那些像殘疾人一樣有困難的人。
(讓同學們欣賞圖片“幫助殘疾同學”、“幫助患病同學”、“幫殘疾同學上樓”、“攙扶”、“扶盲人過馬路”等。)
老師:在許多公共場所,為了幫助老人和殘疾人,設置了專門的服務設施。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有哪些專門為殘疾人和老人設置的設施?(過渡)
二、說一說(板書)
(一)為殘疾人和老年人專門設置的設施(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