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二年級下品德與社生活教案3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前準備】
1.準備一些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膠水、裁紙刀、裁紙、彩帶等,以及一個兒童自己制作的紙花。
2.讓學生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廢舊物品,如牙膏盒、飲料瓶、彩紙等。
【導入新課】
(放音頻“巧巧手”,讓同學們聽。)
老師:同學們,剛才這首兒歌是說什么的呢?
學生:(略)
老師:兒歌歌唱的是巧巧手,大家的手是不是也很巧呢?
學生:(略)
老師:好,下面讓我們來展示一下我們的小巧手吧!一起來做紙花吧!(同時展示準備的兒童制作的紙花。)(過渡)
【講授新課】
一、制作紙花(板書)
老師:同學們,打開課本第四十八頁,我們看一看都需要哪些工具?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做紙花需要剪刀、膠水、裁紙刀、裁紙、彩帶、毛線、針線等,下面大家自由結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紙花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學生制作紙花;老師要巡視學生制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
老師:同學們制作的紙花真漂亮!下面大家說一說,你在制作紙花時,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呢?
學生:(略)
老師:這些工具你們是怎樣使用的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略)
老師:我們在使用像剪刀、裁紙刀等時,一定要小心不要把自己的割破了。大家在生活中還知道哪些工具呢?怎樣使用它們呢?大家討論一下,說一說。
學生:(略)
(可讓大家欣賞視頻“多功能鉗子”、“梅花扳手”;欣賞圖片“扳手”、“尖嘴鉗”、“大扳手”、“雙面錘”等家庭工具,讓學生認識了解,并給同學們簡單講一講,它們的使用方法。)
老師:接下來,我們來開展一個“我的小手很靈巧”的活動,讓我們看看誰的手最靈巧?(過渡)
二、我的小手很靈巧(板書)
老師:課前讓大家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廢舊物品,大家都搜集到了什么呢?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大家帶來的東西還不少,我們該怎樣利用這些廢物呢?使它變成美麗的手工藝品呢?
(讓同學們欣賞圖片“變廢為寶:話筒”、“變廢為寶:小房子”、“學生手工”、“學生手工藝品”等。)
老師:這些作品都是同學們自己開發想象力,自己動手,變廢為寶,我們大家能不能呢?
學生:(略)
老師:下面讓我們大家動手制作吧!
學生:(略)
(最后,將同學們制作的作品進行展覽。)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了解了一些簡單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嘗試了一物多用、廢物利用,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通過制作、展示自制的作品,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12.我能行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活動先通過“小故事:我是小小男子漢”的學習,使同學們懂得了在遇到困難或者膽怯時,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擁有克服困難和膽怯心理的自信和勇氣,就能戰勝困難和膽怯。還通過讓同學們欣賞音頻、圖片等形式進行榜樣教育,加深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然后以“說一說”的活動形式,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鍛煉機會,通過了解學生中一些勇敢者的故事,為他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最后,通過“游戲:擊鼓傳花”活動,培養了學生們的自信心,鍛煉了學生們的膽量。
本課活動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我能行”的自信心和挑戰自我的勇氣。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