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品德與社會以公民的名義教案
李強拿著通知單興高采烈地給爺爺看。沒想到,爺爺也告訴他,1953年爺爺也是在十八周歲的時候拿到了第一張選票。從此以后爺爺都按時參加了各類選舉,認真行使著自己的權利。
2.師:你們有沒發現,不管是李強還是爺爺,在參加選舉這件事上有一點是共同的?
3.教:我國的憲法規定:“公民不分性別種族年齡地位,凡年滿十八周歲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都有選舉與被選舉的資格。”所以,爺爺也好,李強也好,都必須到十八周歲的時候才能行使這項權利。
5.請學生出示收集的選票,講一講大人參加過哪些投票選舉,選什么。
6.小結:看來民主選舉滲透到了各個階層,和每個公民都有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李強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年滿18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投票選舉是我國公民行使自己民主權利的重要方式。】
活動二說說我眼中的選舉見聞
1.師:在社會的民主生活中,人們到底是怎樣行使自己的投票權的呢?我們來看看關于村委會選舉的見聞。
2.讀《神圣時刻,投下神圣一票》
3.師:把自己的見聞或收集的選舉故事,將給大家聽聽吧!
【設計意圖:通過見聞故事的交流,讓學生對投票選舉的形式、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引導學生發現人們對選舉是非常熱情和慎重的,,大家充分的公平、公正的使用自己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活動三神圣的一票
1.師:剛在代表們為什么把選票叫“神圣一票”?老師請同學們課前進行了調查訪問,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的調查情況。
2.小討論、填一填:大家為什么把選票叫“神圣一票”?
3.小演講:在黑板上寫上演講主題“話說神圣選票”。請同學用類似“為了選舉會上的承諾”一樣的事實加以分析演說。
4.小結:投票表面上是一種形式,其實它是一種科學方法,代表了民意,體現權利,象征民主,決定國家和社會的大事,所以在人民心中,它無比神圣。
【設計意圖:通過見聞故事的交流,讓學生對投票選舉的形式、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引導學生發現人們對選舉是非常熱情和慎重的,大家充分的公平、公正的使用自己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板書設計
神圣的一票
代表了民意
體現權利
象征民主
第二課時
活動一走進“兩會”
1.教師出示若干張“人民日報•兩會特刊”。問:大家看到過這種報紙嗎?“人民日報”大家不陌生,那“兩會特刊”的“兩會”是怎么回事呢?
2.教師簡介兩會。(大屏幕展示四幅圖片)
3.師:同學們可以看到,這是國家領導人興高采烈的步入人民大會堂,這是少數民族的人大代表們,這是工人代表王洪軍,還有你們熟悉的人么?(畫面定格在學生比較熟悉的代表上。)這是我們熟悉的文藝界代表張藝謀。這是我們的奧運冠軍劉翔…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供料,讓學生對“兩會”的意義有所了解,同時通過學生熟悉的兩會代表畫面,讓學生了解到兩會代表來自各行各業,是廣大人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