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奪錦》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賽龍舟,吃粽子等風俗。
二、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感悟團結合作應勁往一塊使,心往一塊想,時時處處想團結,服從安排會謙讓。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團結協作,相互照應,心靈相通時取得勝利的愉快心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了解端午
師:同學們,老師來自安陽,特地給大家帶來了一件禮物。(端出粽子)這是?
生:粽子。
師:那么誰知道粽子是由什么做的?
生:糯米和葦葉。
師:粽子的味道如何?
生:甜甜的。
生:粘粘的。
師:粽子有很多種類,大家喜歡吃嗎?
生:喜歡。
師:關于粽子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
(播放課件:有關屈原的傳說)
[設計理念:體現品德與生活的最主要特征生活性,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這個設計就是要學生在吃中感受到真實的生活,粽子又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不脫離課文設定的端午節情景。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品嘗香甜的粽子一定會給學生輕松美好的印象,獲得愉悅的體驗,為整節課創設寬松活潑課堂氣氛做好鋪墊]
師:哦,我們明白了,我們要在哪個特定的日子吃粽子?
生:端午節。
師:對于端午節大家又了解多少?誰還知道端午節的風俗?
生:端午節要吃糖糕,菜角。
生:端午節要喝雄黃酒。
生:在端午節要掛艾葉。
生:我還知道在端午節小孩子都要帶小香包。
[設計理念:查找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可使學生對于端午節有更多的了解。]
二、揭示課題,龍舟出發
師:大家回答的真好。其實端午節最熱鬧的還要數賽龍舟了。這就我們今天要講的賽龍奪錦。(板書課題)
師:龍指的是龍舟,像龍一樣的船,錦指的是漂亮的綢緞做成的繡球。賽龍奪錦指劃著船團結協作,努力拼博,最后奪取勝利的錦標。(黑板貼上龍舟模型和錦標的模型)
師: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吧!(播放賽龍舟視頻)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人喊著號子。有人在劃船。
生:龍舟中間有個人在敲鑼打鼓。
生:他們齊心協力,要團結,這個龍舟才能奪到錦標。
師:我們看了賽龍舟還理解了什么道理?
生:要團結就有力量。
生:必須團結一致,不然就一事無成。
師:動作一致,口號一致,團結合作就能取得勝利。今天我們也來一次賽龍奪錦,我們要劃著團結合作號龍舟,經過曲折的江面,連闖三關,這樣才能奪得勝利的錦標。大家有信心沒有?
生:有。
師:現在就請一個同學帶領我們出發吧。
由一個學生帶領大家雙手口中喊著號子模擬劃龍舟。
[設計理念:課程資源包括目前功能強大的信息網絡,而觀看賽龍舟的錄像可以一下子把學生由北國帶到江南.這些激動人心的情景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快樂情緒。全班模擬劃龍舟,符合二年級的學生活潑,愛動的特點。]
三.賽龍奪錦第一關(勁往一塊使)
師:在大家的號子聲中,迎面而來的是第一關拔河比賽。
(視頻:第一組十個人,分成兩半,從兩個方向使勁,第二組十個人,從一個方向使勁。誰勝誰負讓我們拭目以待。)
全班齊喊加油加油。(第一組失敗)
師:誰來說一說第一組為什么失敗了呢?
生:第一組把十個人的力量都分開了,力量變小了。沒有團結。
生:就像電視里的貓狗一樣,貓想從這邊走,狗想從那邊走。結果誰都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