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盤中餐》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 知道我們一日三餐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
2. 知道餐桌上豐富的食物來得都很不容易的,培養(yǎng)愛惜食物、不浪費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知道食物來之不易、愛惜食物、不浪費。
活動新授: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件演示:做成動畫)
由淘兒簡介黃豆的用途。(用此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新授:
1、提問:昨晚同學們都吃的什么呀?看得出來我們的“日日盤中餐”的種類真是多種多樣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以易于學生發(fā)表自己感受)
2、出示書中的圖,它們是用什么做的?怎樣加工而成的,它叫什么呢?(為后面引出水稻做一個鋪墊)
3、這個同學們認識嗎?(水稻圖)你想了解大米的來歷嗎?(引出全課重點的內容,讓其為目標服務)
4、先來做個小小體驗吧。(彎腰之式)匯報感受。(體驗活動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們有親身經歷的機會,從而易于理解農民的辛苦)
5、(錄像)請你仔細觀察這些人物的動作,看看會發(fā)現(xiàn)什么?這個動作就叫做插秧。那農民們在插秧的季節(jié)里要從早到晚做這個動作,你想他們會怎么樣?(讓學生認識到體驗的目的,同時初步產生對農民的不易與辛苦)
6、做個小游戲:你有勇氣試試嗎。(插秧動作)(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自己說出親身感受)
7、再看一次錄像,認真看看他們的腳(踩在更涼的水里,你想他們會怎么樣呢?)(再次加深學生們對辛苦的理解)
8、他們還要進行鋤草、施肥、殺蟲,你想想照顧莊稼地容易嗎?(幻燈片出示,讀時要用沉重的語氣,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氣氛)
9、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一張農民們人工收割水稻時的照片,請你學一學這個動作好嗎?大片大片的莊稼他們都是這樣收割的,你想一天下來,他們會怎么樣?有一些地方可以機械收割了,我們一起看一看。(簡介脫粒)下面這段錄像請你仔細觀察,看到了什么請說給大家聽。(簡介揚場)(模仿動作談出感想,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在視覺方面再次加深感受,并對必要的概念做簡要的解釋)
10、現(xiàn)在你再看到這碗大米飯,你想說些什么?(結合古詩)(學生們發(fā)自內心的表達能夠揭示本課的教學目標,可運用古詩,相信學生們學過本課后再背這首詩的感受一定不同)
11、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照來照片,引發(fā)學生的深思。(身邊事情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的思維會活躍起來,積極思考)
12、 看誰是誠實的孩子,我想問一下,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幾乎每天都剩飯?(對孩子是一次考驗,同時也是對本班情況的一次把握,這時相信舉手的同學已經不好意思了)
13、看書上的圖,提問:“媽媽,我不想吃了。”你有過這樣的做法嗎?相互交流一下。
(此延伸內容利用家庭資源,意圖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并在整個生活中能和周圍人一起貫徹本課的教學目標)
14、背誦古詩《憫農》了解古詩的內容意思。
15、兒歌表演《一粒米》,培養(yǎng)學生愛惜糧食的意識。
三、總結:相信同學和你們的家長都會成為愛惜糧食的好公民,對嗎?【用提問的形式再次強調本課重點】
四、布置作業(yè),組織課外活動
任命學生為“家庭惜物督察”,負責監(jiān)督檢查家中浪費現(xiàn)象,讓家長與兒童之間互相督促。
《日日盤中餐》一課活動策略
根據(jù)絕大多數(shù)學生生在城市,長在城市,又有比較富足的生活條件這樣的特點,我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回顧、觀看水稻的來歷錄像以及利用靜靜的體驗與快樂的活動相結合的方法,不斷的讓學生在看、說、想、動之中感悟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認識到盤中餐的多種多樣,不同人是有不同的飲食習慣的。激發(fā)學生從內心發(fā)出真實情感,并以將課上內容進行延伸,使學生的誓言得以監(jiān)督,還發(fā)揮了他們的主動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