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面對煩惱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誰都會遇到煩惱。遇到煩惱并不可怕,關鍵是敢于面對它,解決問題。
2.學習消除煩惱的方法。
3.初步形成面對煩惱的正確心態和積極調整的意識。
教學活動及過程
活動一:勇敢面對挑戰的人——關于單元導圖
可先出示單元導圖,請同學仔細觀察大背景圖和左上角近圖,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進而引導學生說一說作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應具有哪些品質:正確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煩惱、困難、壓力和失敗,并積極尋求有效的辦法,形成良好心態。
活動二:煩惱來了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煩惱,你們平時是怎么對待它的?
活動三:與李艷(張華)說說心里話
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鼓勵學生說出真實的想法,說出
自己的話。對話要真誠,突出對個性的獨特看法。
活動四:實話實說
教師要引導學生說真話,吐露真情,把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煩惱說出來,
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消除煩惱。課堂上,不妨模仿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節目,開展一次互動交流。
也可以制作“實話實說”卡片,將不愿意當眾說出的煩惱寫下來,或者交給老師,或者交給好朋友,以尋求幫助。
活動五:他們是怎么做的——訪問
引導學生針對“煩惱”話題訪問身邊的老師、家長,了解大人也有煩惱。了解大人們是如何面對煩惱的,他們解決煩惱有什么有效的好辦法。
活動六:交流
《怎樣面對煩惱》這一環節可檢驗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對煩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