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 我們為祖先而驕傲教案
第13課 我們為祖先而驕傲
本課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歷史名人,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熱情。
2、通過對敦煌雕塑、壁畫、建筑等古老藝術品的欣賞,知道珍視祖國的藝術遺產,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為祖國悠久的文化藝術而自豪。
3、通過對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的欣賞,了解中國國畫這一中國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并且對中國繪畫材料和基本表現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4、通過欣賞、誦讀來體驗中國古典詩歌的代表——唐詩獨特的藝術美,了解唐詩的文學藝術價值,通過對舉世公認惟一的一種書寫藝術――書法的欣賞,使學生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浩瀚和博大精深,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課前準備
照片、人物圖片、歷史名人小故事,有關的歷史文化信息網頁等。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談話:(出示一組孔廟的照片)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為什么建孔廟?
根據學生討論相機打出孔子圖像,讓學生看了圖片說說孔子第一眼給自己的印象。
學生活動:有的說孔子是古時候的一個老頭;有的說孔子看上去很結實穩重;有的說孔子在作揖,看上去很有教養;有的說孔子看上去很慈祥,很有學識……
板書:孔子
點評:教師沒有刻意地渲染煽情,也沒有刻意地揭題導入,而是從學生熟悉的景點說起,讓學生不由地產生疑問,為什么要紀念孔子,孔子是一個哪里人,我們了解孔子有多少呢,自然進入了本堂課要討論的話題——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 二)走近孔子
1.(圖片)這就是孔子,昨天同學們進行了預習,那你了解孔子有多少?
2.同學們想進一步了解孔子,想更全面地了解孔子嗎?
讓我們把書翻到96頁。讀一讀“歷史文化名人”這一框中的《偉大的孔子》。
3.提出學習要求,學生自學。
⒋交流討論
從資料故事了解名人
①“初知”交流
教師發問:那同學們對孔子了解有多少呢。學生結合課前預習,搜集的相關材料來說說自己對孔子的了解。
學生活動: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是大教育家,有的說大思想家,有的說他是山東人,有的說有一本書叫《論語》
點評:一開始學生對孔子的了解應該說還是比較少,比較偏面的,了解的程度也很不均衡。這時就很自然地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引導學生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②“深知”學習
教師談話要求:請同學們打開教材,認真閱讀“歷史文化名人”這一框中的《偉大的孔子》,要求讀后能夠對孔子的生平、成就和影響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并作交流。
學生活動:邊讀邊想,邊想邊劃,有的還和同桌小聲討論……
點評:學習是一個有序的過程。這里教學的指向性既決定了學生學習內容的針對性,明確目標;以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③“行知”交流:
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還只能零碎、粗淺地交流一些自己學習后的體會,但他們的交流都是圍繞“生平”、“成就”、“影響”這三塊進行的,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確定這三塊內容的先后教學順序,并在每一塊內容的教學時,隨機提問。如學生交流:
a 、 生平
要求:了解孔子姓名、年代、地點、早年情況及孔子勤奮好學,終成大學問家。
在學生無序的交流中,教師相機提問:姓孔名丘,就應該叫孔丘,人們為什么稱他為“孔子”呢?你們找到哪些有關孔子勤學好問的小故事呢?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小故事(錄像),想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