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山東版)2
2 走進食品加工廠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訪問、討論、交流,了解方便面的加工過程,懂得日常生活與工業發展的密切關系。
2.在探究的過程中,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體會人們工作的辛苦,知道珍惜探們的勞動成果就是對他們的尊重。
3.體驗工業生產的復雜性,培養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4.感受科學技術發展與工業發展的關系,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活動說明】
本活動是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實驗稿)》“我是中國人”第10條內容標準“通過身邊的生活用品,探究工業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工人與生產勞動的情況”和“走進世界”第5條內容標準“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的有關要求編寫的。
《走進食品加工廠》是本單元的第二個學習主題,包含“參觀食品加工廠”和“生活離不開工業”兩個主題活動。在上一個學習主題《粒粒皆辛苦》中,學生以常見的農產品為探究對象,了解了農民辛苦的勞動,透過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食品,對各行各業的農業生產和現代化農業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每一種農產品都包含著很多人的辛苦勞動,都來之不易,應該珍惜。本學習主題從農業轉向了工業,在生活中,工業和農業緊密相連。方便面的生產既需要農民種植的糧食也需要工人的加工、包裝及運輸和銷售。我們的生活既離不開農業,也離不開工業。這兩個學習主題的教材編寫思路基本相同,教學組織方式也基本一致。
1.參觀食品加工廠
參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生喜愛的學習方式。我們都知道,觀察是感受的基礎。感受的敏銳性來自于細心的觀察,沒有對周圍事物進行細心的觀察,感受便無從談起。要讓學生關注社會,就要讓學生去感知世界的真實情況。所以說,只有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參觀,學生才能清楚一包方便面經過了多少道工序,經過了多少人的勞動,才能體會到工人勞動的辛苦。
教材是按照“參觀前的準備――參觀方便面加工廠――討論交流――談收獲和感受”的思路編寫的。
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的活動有:
活動一:參觀前的準備
參觀前要制定詳細的參觀計劃,教師要做好參觀前的聯系工作,確定好參觀的時間、地點、方式等。還要組織學生準備好參觀所需要的物品,引導學生明確參觀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要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參觀,明確要了解的問題,制定好參觀計劃。
活動二:參觀食品加工廠
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分組參觀一處食品加工廠或者其他工廠。教師要事先和廠方負責人聯系好,爭取他們的支持,讓廠方明確介紹的重點,按照生產過程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在廠方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工人的勞動。
活動三:討論交流
第一階段:參觀的收獲。
讓學生分組交流自己參觀的收獲,比一比誰的收獲最大。引導學生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在觀察中感受。
第二階段:還需要哪些人的勞動?
我們親自感受到了工廠里工人們辛苦的勞動,在方便面的加工、生產和流通等領域,還有哪些人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呢?請大家仔細想一想。
學生匯報、交流。
活動四:我的收獲和感受
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