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山東版)2
4.教師:剛才我們一起回顧了生活中常見的浪費現象,為什么會存在這些浪費現象呢?這些浪費現象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呢?這就需要同學們去觀察社會,去調查了解。你打算了解哪一方面的問題,怎樣去調查呢?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組中同學說一說。
5.小組內交流,根據自己喜歡調查的內容組織學生劃分調查小組。
6.學習《調查活動指南》,制定小組調查活動計劃。
7.交流調查活動方案。
活動二:實地調查
活動三:匯報交流
1.反思調查計劃落實情況。各小組匯報計劃完成情況和遇到的問題。
2.各小組整理自己的調查材料,形成調查報告。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調查報告。
4.根據學生的調查,教師補充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資料,進一步引起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活動四:自我反思
對照社會中的浪費現象,反思自己的行為,看看自己有沒有浪費行為,以后該怎么做。
第二課時 節約從我做起
活動目標
1.了解世界上許多地方存在的糧食危機現象。
2.知道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3.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感悟日常生活中節約的重要性和重大意義。
4.能夠從日常的小事中厲行節約。懂得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
5.完成倡議書,進行節約宣傳。
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南非等地區糧食危機現象的資料和圖片。
教師準備:了解我國糧食狀況。
活動過程
活動一:探究糧食問題
1.教師談話:同學們,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就沒有生命。糧食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課前,同學們搜集到很多這方面的資料,根據資料,說說你對當前社會中的糧食問題有什么看法。
2.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談自己的看法。
3.教師引導:聽了這些同學的介紹,你有什么感想?
4.教師總結、補充資料:是啊!雖然我們衣食無憂,但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的兒童因為饑餓而死。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我們國家的糧食狀況是怎樣的呢?請大家看這段資料: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根據199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二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
有這么一組數據。1998年我國谷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于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活動二:我們來計算
1.教師啟發:或許有的同學會認為,我浪費的那點兒糧食不算什么。其實不然,下面我們一起來計算:我按照每人每天節約20克糧食計算,我們全班同學一天能夠節約多少糧食?一個月呢?一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