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山東版)2
2.生活離不開工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工業,都與各行各業工人的辛勤勞動聯系在一起。
教材是按照“假如沒有工業生產――各行各業的工業與生活――關注家鄉的工業生產”的思路設計的。
教學過程是可以設計的活動有:
活動一:假如沒有工業生產
“假如沒有工業生產,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看到這個問題,我們不由得會想到原始社會的生活,食物沒有加工,獸皮披在身上,而學生不會有這樣的認識。我們要通過播放圖片或音像資料,給學生以清晰的認識。也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原始社會人類生活的資料、圖片,了解原始人的生活狀況。
活動二:古今對比
我們今天的生活為什么好?好在哪里?
活動三:尋根求源
第一階段,分組探究:時尚的衣服、便利的交通、舒適的建筑等都來自哪里?
第二階段:還有哪些工業勞動與我們的生活有關系?
第三階段:假如沒有這些工業,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活動四:了解家鄉的工業生產
第一階段:說說家鄉有哪些工業,主要生產什么。
第二階段:這些工業與我們的家鄉有什么關系?
第三階段:為家鄉工業生產獻計獻策。
【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1.因地制宜,靈活安排參觀活動。在學生生活的周圍,不一定有類似的方便面加工廠。另外,限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別是當前的學校安全教委問題,對于組織學生外出參觀,教師也常感到無可奈何。對此,教師要注意靈活安排。參觀的目的讓學生體會工業生產所包含的科學技術、分工合作、辛苦勞動。沒有方便面加工廠,我們可以參觀饅頭加工廠、面條加工廠。教師不方便帶領學生參觀,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參觀前的準備工作。
2.在組織學生參觀的過程中,要盡量在工作人員的指導、配合下,組織學生體驗工人的勞動。
3.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體會,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特別是在探究工業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時,要從讓學生了解到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的狀況,今昔對比,學生才能感受到工業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假如生活中沒有工業生產,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在想象中體會工業與生活的關系,工業生產的重要性。
4.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引導學生關注家鄉的工業發展,了解工業發展與家鄉的關系,為家鄉的工業發展出謀劃策,增強學生參與社會的意識和責任心。
【活動案例】
第一課時 參觀食品加工廠
活動目標
1.學習通過實地參觀、訪問,了解方便面的加工及流通過程,懂得日常生活與工業發展的密切關系。
2.繼續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并嘗試合理而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問題。
3.在探究的過程中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體會人們工作的辛苦,體驗工業生產的復雜性,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4.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5.感受科學技術發展與工業發展的關系,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擬定一個活動計劃,每人準備一個參觀時最感興趣的問題。準備參觀需要的物品。
教師準備:聯系好參觀單位,爭取廠區領導的支持,了解參觀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活動過程
活動一:參觀準備
(一)引出探究話題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方便面嗎?看來,方便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食品。關于方便面你們知道哪些?還想知道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