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師大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四單元不能忘記的歷史教案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教案(首師大版)
主題一 鴉片敲開國門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
2、技能: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表等資料,表述觀點的能力。
3、知識:使學生知道英國向中國販運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和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目的,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簡單情況,知道《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主題內容線索:
輝煌走向衰落(先進——落后)。原因:中西方對比:農業、工業、軍事、政治制度。
課標內容標準:
初步知道影響中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知道近代以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來的屈辱和危害。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知道鴉片的危害和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目的;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簡單情況及偉大意義;知道《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2、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表等資料,表述觀點的能力。
教學難點:
1、英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是不是因為林則徐虎門銷煙而引起的。
2、《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教學準備:
1、了解學生對本課有關內容的認知程度,以便在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2、師生搜集與本課有關的圖片、故事、電影、文字等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2分)
圖片導入:
你們瞻仰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嗎?(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圖片)注意到碑座上的浮雕了嗎?(出示“虎門銷煙”圖片)這是鑲嵌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八面浮雕中的第一幅,你知道它反映的是哪一個歷史事件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回顧那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
板書課題:鴉片敲開國門
二、探究問題,交流研討(30分)
1、師過渡語:你們了解有關鴉片的知識嗎?
2、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或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鴉片的理解。
3、教師隨機出示課件引導學生圖文結合了解相關知識。
4、教師小結學生的發言。
5、師過渡語:既然鴉片是一種毒品,英國為什么還要大肆地向中國販運鴉片?鴉片走私對中國有哪些危害?請同學們自學p82——83頁“列強的罪惡之手”部分,并思考這兩個問題。
6、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7、討論交流。(教師預設:走私鴉片的目的:經濟掠奪。危害:①身體受
到摧殘;②家庭破敗;③國家財富被掠奪;④清政府更加腐敗,軍隊紀律渙散。)
8、想一想,如果吸食鴉片成風,中國會出現什么情景?
9、面對鴉片走私的情況和對中國的危害,你有什么感受?你認為中國應該怎么辦?
10、清朝統治者禁煙的立場和態度是怎樣的?(威脅其統治地位)
11、探究“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
①自學p84——85頁“林則徐虎門銷煙”資料。
②學生匯報交流:根據以上資料,你獲得了哪些相關的歷史信息?
③教師預設幾個知識點:
你所了解的林則徐是怎樣的一個人;
虎門銷煙:原因——時間——經過(禁煙、銷煙)——意義。
12、教師隨機出示相關的課件內容。
三、總結談話,深化主題(6分)